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版语文蜜蜂引路_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蜜蜂引路_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03-16 00:15:59  浏览次数:714次  栏目:教科版语文
标签:教科版语文课件,教科版语文教案, 蜜蜂引路_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http://www.qpx6.com

  
  蜜蜂引路
  教材说明
  〔解题〕
  谁看到“蜜蜂引路”这个题目都会产生疑问,蜜蜂怎么会引路呢?它是怎样引的路?它又为谁引路呢?原来,课文讲述的是列宁在蜜蜂的带领下找到养蜂人的事。“引”是带领的意思。
  〔结构分析〕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根据寻找养蜂人这一线索和主要内容课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往常列宁派人请养蜂人来聊天。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这次列宁在蜜蜂的带领下自己找到了养蜂人。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列宁决定自己去找养蜂人。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列宁在蜜蜂的带领下找到了养蜂人。
  第三层(第4自然段),写蜜蜂是列宁的向导。
  〔语意理解〕
  第三自然段。
  这段描写了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过程。作者选用了几组动词,“一边走一边看”“发现”“仔细观察”“只见”“走到……敲了敲”等,不仅形象准确地描绘出列宁跟随蜜蜂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而且让我们明白,列宁之所以能够让蜜蜂引路,就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一边……一边”和“仔细”极贴切地描绘出列宁的善于观察,“蜜蜂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又表现出列宁善于思考和联系。列宁首先发现了现象,即蜜蜂都飞回了同一个地方,然后将现象做了分析:蜜蜂采完蜜回去的地方就应该是它们的家,而旁边的小房子就一定是养蜂人住的地方。所以,敲门的结果是“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第四自然段。
  这段描述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表现了主题。“惊讶”表现列宁的出现让养蜂人感到很意外,因为列宁从来没有来过这里,是需要有人引路的。这从侧面表现出列宁的智慧。列宁的回答进一步表现出蜜蜂是可以引路的,但需要有心人去观察,思考和判断,所以,真正的向导应该是列宁本人。
  〔写作特点〕
  1课文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表现一个道理:遇事要善于观察,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要积极思考。这样就会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课文通过伟人的故事阐发道理,不仅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而且形象生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迪。
  2语言简洁,风格质朴。课文语言自然朴实,没有华辞丽句,只平实地叙述,却于平实中更见韵味。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蜜蜂引路”的故事,学习列宁善于观察、思考和判断的品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认识要求识的8个生字,培养自主增识汉字的意识。
  〔教学难、重点〕
  理解“蜜蜂会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为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阅读建议〕
  建议采用“读题生疑——读书交流——理解感悟”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1读题生疑。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蜜蜂会引路吗?它是怎样引路的?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快乐读书屋”。
  2读书交流。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再在小组内读书,并交流:蜜蜂会引路吗?你是从哪些句段中读懂的?指导学生边读书边动笔画出有关的句段。
  3理解感悟。
  围绕“蜜蜂是怎样引路的?(或列宁是怎样利用

www.qpx6.com

蜂做向导找到养蜂人的)”,引导学生边读书边理解,体会列宁仔细观察,注意发现,善于思考判断,所以才能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4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些花丛、园子、小屋子等并注上文字说明。画完后可展示交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图意有条理地说一说。
  5检查识字。
  ,蜜蜂引路_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