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03-16 15:12:47  浏览次数:833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http://www.qpx6.com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我们小组通过研究还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
  生: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
  生:我们还可以根据半径和直径的意义来想,既然叫“半径”,自然应该是直径长度的一半喽……
  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
  生: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找到圆。如果没有了圆,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会缺乏生机
  生: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圆,如果没有了圆,车子就没法自由的行驶……
  师:当然,张老师相信,同学们手中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发现,没来得及展示。没关系,那就请大家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剪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数学角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好吗?
  生:好。
  [四]
  师: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
  生:圆心。
  师:那同长又指什么呢?大胆猜猜看。
  生:半径一样长。
  生:直径一样长。
  师:这一发现,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
  生:完全一致。
  师:更何况,我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特别的自豪。
  生:特别的骄傲。
  生:我觉得我国古代的人民非常有智慧。
  师: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如图②)。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图②
  生: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圆的半径是3厘米。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出示图③),认识吗?
  生:阴阳太极图。
  师: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想!)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出示图④)。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图③图④
  生: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
  生: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
  ……
  师: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生:我觉得石子投下去的地方就是圆的圆心。
  生:石子的力量向四周平均用力,就形成了一个个圆。
  生:这里似乎包含着半径处处相等的道理呢。
  师:瞧,简单的自然现象中,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至于其他一些现象中又为何会出现圆,当中的原因,就留待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去调查、去研究了。
  师: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如图⑤。)
  图⑤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生: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
  生: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
  ……
  师: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五]
  师: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有的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自我反思
  多少年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教师们的课堂里,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障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漠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力量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然应看成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我立足从过程与凝聚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圆的认识”一课正是我所作的一次粗浅尝试。
  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在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藉此,教学伊始,我们选择从最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引发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从宏观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视域;最后,我们更是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美丽起来。
  当然,“理想的课程”如何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切关注的话题。就拿本课教学而言,实施下来,应该说,学生对于“圆”这一冰冷图形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还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后的反馈中也确实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对于直径、半径及其与圆之间的关系的掌握不够透彻等。因而,今后我们在数学课堂演绎数学文化、数学精神等层面的同时,如何兼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活中有实,实中见活,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上一页  [1] [2]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