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随笔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03-15 20:18:20  浏览次数:355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标签:教师随笔,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分析,http://www.qpx6.com

  
  笔者最近做了一次调研:一所学校六年级三个班共184人,其中有36人特别喜欢语文,理由是觉得语文很有趣,能学到好多东西;有73人勉强愿意上语文课,能完成语文作业;剩下75人中,52人能考个及格,23人觉得语文很麻烦,学起来很累,学不进去。初中二年级2个班169人,语文成绩经常得优的的37人,仅占22%;中等及合格占55人占33%;45%的人不能及格.数学更糟糕,仅有20%不到的人喜欢数学,觉得很有趣,绝大部分认为数学太难枯燥无味。在很大程度上,大部分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总觉得很累,学习是迫于多方面的压力,并不是自己想学,而是家长或老师要他学,社会现实要他这样。
  初中三年级,除了五分之一的孩子能升上重点高中继续完成学业,另有五分之二的孩子愿意去读职高或职业中专。其余五分之二有的只得外出务工,有的根本没有生活的目标。
  笔者就近二十年教学实践谈点肤浅见解,供同行参考:
  一、现状浅析:
  1、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
  从古至今,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是因历史习惯而留存于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当然一方面说明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在学生心目中更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神圣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权利不可侵犯,意愿不容违背。过去的私孰——学堂——学校,教师的称呼由先生到老师,都体现了知识的重要,科教兴国嘛。这就造成了孩子从一进学校门就开始畏惧老师,要不然,哪有古人说的“男服学堂女服嫁呢?”
  2、教师的威严压抑着学生的思想。
  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架子摆得高,威严看的重,总认为我是老师,有绝对的权威,是不容你们这些小孩子侵犯的。师生之间无形的代沟不可逾越,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丰碑”。我曾经做个这样的一件蠢事:在我刚走上讲台不久,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评语下得多字也写得大,竟占用了他剩下的半篇空白的纸,还在下一篇写了两行,本子发下去后,这个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心疼极了。(那时的本子比较珍贵,学生都是自己直接买本子写,国家对贫困生的照顾政策尚没有出台)。也许是太心疼了,也许是反感老师的“大”字,这孩子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吃了熊胆喝了豹子的血了,竟在本子后面写上:“请老师节约用纸”。看到了这大胆怵逆我的批语,我觉得我的师尊受到了菲薄,火起,竟用更大的字写下了更多的评语。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在我粗暴无礼的回击下,对老师的失望甚至是憎恶。他会理老师吗?起码在他的心中,老师是豺狼虎豹,是毒蛇蝎子,见了就怕,他会和你交流吗?他会对学习产生欲望吗?恐怕永远不会。现在想来,我用什么也弥补不了带给他的一生的影响,我心有些痛了。
  3、课堂缺乏活力与挑逗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曾经有位理科教师,上课确实讲得有条理,由浅入深,可他老是板着脸,不苟言笑。课堂上气氛沉闷,压抑,使很多学生如同坐牢的感觉,显然不能引不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逻辑性相当强,要学好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而学生昏昏欲睡,心不在焉,听不进去老师讲授的知识,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一旦没有了兴趣,很难将学业进行下去了。曾经有些孩子在小学成绩很不错,可上了初中,随着学习科目增多、课时容量增大、课堂密度加大,加之没能很好调节心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跟不上,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只得从厌学发展到辍学。
  4、教师的疏忽无意挫伤孩子的灵气。
  许多孩子,下课了和老师拉扯家常,很随便。也有孩子,见到老师总是羞涩地一笑,或者干

www.qpx6.com

敏捷地躲到一边去,不敢和老师摆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同学,他们更不敢说话,生怕说错或说不好,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曾在低年级一堂语文课上用“被”组词,一个爱发言的孩子说“贝壳”,我晚上盖上“贝壳”睡觉了。当即,学生们肆无殚忌狂笑起来,我也忍不住笑了。遗憾的是嘴巴伶俐的我竟忘了给这孩子几句鼓励的话,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脸红到了脖子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不再发言了。
  5、“年龄是喜欢表现的分界岭”。
  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以积极发言,大胆表现为荣。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表现,总是让同学瞠目结舌,老师刮目相看。常常竖起大拇指:“真棒!”“你真聪明!”孩子越夸越美,越夸越得意,越夸越灵气。
  到了三四年级,孩子们似乎在身高与年龄的都增长下,学会了腼腆与娇羞。他们往往没有了以前的那股子热情,似乎让老师的提问有了一些倦怠,课堂上沉闷多了,有同学发言,他们则静静地望着,好象在勉强听一个不太感人的故事。
  五六年级学生更是信奉“沉默是金”,他们不太理会老师,如果课堂生动,最多聚精会神地听;如果课堂沉闷,他们则昏昏欲睡,即便是少有的学生发言,他们则以一种不可理喻的眼光瞅着他,那神情,似乎有羡慕、有嗔怪,更有淡淡的冷漠。一看到这种现状,教师的心里,始终有一双指甲锋利的手在抠我的心,很痛很痛。
  6、独生子女优越的家庭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现实。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物质条件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要怎样就能怎样。根本没有体验过父母童年的艰辛,前辈缺衣少食的苦日子。以自我为中心,视物质享受为一切。随着孩子越大,这些问题越突出。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为什么孩子越大越糊涂,为什么孩子越大越难教越怕教呢?小时侯养成习惯,形成的思想,长大了却还要反复地纠正,常常令老师头疼,家长心焦。这是经常困惑我们的一个社会问题。
  7、升学压力大导致信心丧失。
  好多孩子在初中其实也面临自然淘汰。因为初中毕业后,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机会升上高中直至大学。小学的基础差,中学同学来源更广,相互影响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些落后孩子的影响下,一些较好的孩子也没心思学习了,整天吃喝玩乐,扯皮打架,抽烟喝酒,早恋,不务正业。有的甚至成了社会上的小混混,危及社会安定。在最危险的年龄段,如果不能给予更多的心灵疏导,行为导向。父母的倾力付出,老师的苦口婆心,他们早已忘了一干二净。真的很可怕很可怕。
  8、孩子生理、心里成长变化的影响。
  我们很有学识的校长多次讲到:“孩子越大越难教,越大越不听教。真的让教育工作者心痛,心寒哪!!!”是的,小时侯的孩子你教他过马路走斑马线,他绝不会为少走几步而乱串马路,他们会很乖地顺从大人的意愿去做事。如果不顺从大人的指意,批评了他们一般不反对,很多时候也会改正。可孩子大了,他们认为你说多了是罗嗦,是成谷子烂芝麻,烦!你看,在马路上骑车快速飙车,绝对是十多岁的青少年。他们不懂交通规则吗?应该是懂,因为从进入小学一年级时,老师们都在百说不厌地讲安全,讲社会公德。小学的孩子听了,可初中的孩子呢?这些早就知道的东西为何抛在了脑后?
  在孩子能够说话时,我们的家长就教孩子不能打架骂人。可你看看,那些初三的孩子刚跨出校门,就在和他人打架,有的甚至还拖刀动斧,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到了初中的课堂,几乎就是教师一人表演的独角戏,很少有孩子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有理必争了。很多的教师甚至让学生反感,不买帐,什么老码起个脸啦,什么说话太尖酸了,

www.qpx6.com

么不善解人意啦……总之,是学不进去,听不得忠告。
  9、受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繁荣与富强,带来了生机与蓬勃,活力与挑战。同时也将一些腐败堕落的东西防不甚防地带了进来。网巴里整天整夜有着惊险刺激的游戏,歌厅里总是飘着勾住脚步的婉转动听的乐曲,电视上情侣亲热搂抱的情景屡屡皆是,麻将馆里的麻将声声入耳,发廊小姐的百般妩媚,大把大把的钞票……这些不好的东西,孩子们学得太快了,而且这些比学习更加让人感兴趣,更加让人着迷,自然不自觉的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
  10、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没形成“三效合一”。
  农村孩子“空巢”越来越多,隔代管理形式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我们经济贫困的巫山,没有好多厂矿能就地给富裕劳动力提供就业挣钱的机会,许多年轻力壮的夫妻只得赴沿海地带务工去了,家里留下老人和小孩。老人多半是没文化的,对子孙又格外地娇惯,在他们心理时常铭记:“养儿容易见孙难。”因此,对子孙是百般迁就,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不给予及时纠正。家长虽然也关心孩子的学习,可是鞭长莫及,不可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1] [2] [3]  下一页

,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