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不再是相对独立的个体,而以独具魅力的资源形态出现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师生即时生成的资源,并给予有效开发和利用,在凸显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彰显语文的人文性,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兴趣、性格特征等各不相同,正因为这样,师生都成了活生生的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因势利导,就能顺利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观察社会,感知生活,参悟人生。
记得在教学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在朗读“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后,我就听见一阵啜泣声,循声望去,是一个留守女生在哭。我让她发言,她情绪激动地说:“老师,我想起远在上海打工的父母了……”我把教室扫视了一遍,发现很多学生的眼里都泪光闪烁。那天,我也有心事——母亲生病住院了。读着诗句,我不由得想起病危的母亲,想起她也许将不久于人世,不禁悲从中来,眼睛湿润,声音哽咽,毫无预设地融入到朗读中,既读出了诗情,又打动了学生们的心灵。
其实,师生资源十分丰厚,而且活力四射,只要教师善于发掘,就会俯拾皆是,只要善于运用,就会得心应手,从而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
文学作品所表达的都是作者在当时条件下,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教师只要善于捕捉时机,正确诱导,就能够逐步培育出学生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培养,首先应该从怀疑的态度与批判的意识入手。
如在教学《世说新语·咏雪》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千百年来,人们都觉得“未若柳絮因风起”要比“撒盐空中差可拟”更美,而作者也这么认为。同学们,你们怎么评价这两句诗呢?很多学生赞同作者的观点,可有一个学生坐在那里嘀咕着什么。我让他发表意见,他说:“其实,两句诗句都很美。去年冬天,我们那里下过一场雪。雪刚下的时候,确实像盐一样呈小颗粒状,随后才飘起雪花。”这个观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仔细观察,独到新颖,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不迷信的批判精神。
其实,语文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方法技能、思维方式,更要高度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内心需求以及对生命、人生、情感等的认知,才能彰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不应该囿于书本,要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社会,更要回归生活,关注人本身。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精神需求及其言行,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信息,叩启他们的心灵之门,催生并搭建课堂生成平台,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和启迪,促进学生心智、良知、情感、人格等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敏捷的思维、正确的判断、深层的思辨,培育他们的批判态度和创新精神。
作者:张道明
单位:四川省南江县第四中学
来源:教育导报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