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解决问题”案例

“解决问题”案例

03-16 15:13:29  浏览次数:345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解决问题”案例,http://www.qpx6.com
  
  “解决问题”案例
  背景与导读
  这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结束课。本单元的三个例题均来自“游乐场”主题图的一部分,数学信息一般以图中人物对话的形式出现,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寻找所需条件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例1是看木偶戏的问题,即加减混合运算;例2是买面包的问题,即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例3是跷跷板乐园问题,即乘加、乘减运算。学生已按部就班地学完了三个例题,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将进入综合练习。此时主题图看似也已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准备不再出示全图,直接转入练习。就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表现出乎了我的预设之外,给了我一些重要的启示。
  片断与反思
  以下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上面我们回顾了这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接下来练习几道题。
  生1(怯生生的声音,又似自言自语):咦,丢沙包的哪去了?
  师(定睛一看,图中果然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学生说:“咱们丢沙包去吧!”):可不是吗?老师忽略了这句话,你却观察得这么仔细,真了不起!
  其余学生也注意到了,不约而同地说:“对呀,丢沙包的人数为什么不出题呢?”
  师: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图中的情景,利用丢沙包的人数,自己编一道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小组讨论、交流一下,试试看!
  学生分组热烈地讨论起来,不多时,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
  师:请各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代表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边指着主题图,边说问题。提出问题后全班共同解答。
  组1:原来有19人在丢沙包,又来了6人,后来走了13人去看木偶戏,现在有多少人在丢沙包?
  组2:原来有8人在丢沙包,有3人要去买面包,又来了6人,现在有多少人在丢沙包?
  组3:原来有9人在丢沙包,有4人去玩跷跷板了,又来了9人,现在有多少人在丢沙包?
  组4:二(3)班全班有59人去游乐场,有29人在看木偶戏,有19人在玩跷跷板,有3人买面包,请问有多少人在丢沙包?
  组5:原来有5人在丢沙包,来的人数比原来多1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在丢沙包?
  组6:有3人去买面包,去丢沙包的人数是买面包人数的2倍,一共有多少人?
  ……
  学生边讲,教师边提醒学生检查:叙述的情节、所出的数据是否符合图上所呈现的情景?经过仔细对照,结果竟发现每个小组的描述与主题图都非常吻合!
  我暗暗惊叹孩子们敏锐的观察、思维能力,更庆幸自己没有把问题简单化。接下来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刚才所编的这些题目分别与哪个例题类似?又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快说出了每个问题的类型,但对于组4的问题存在争论。
  生1:编错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
  生2:跟两步计算的差不多,你看:算式一个是连减59-29-19-3,一个是59-(29+19+3),和例2的算法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对学生合理的思路予以肯定。最后小结:多步计算的问题都是由简单的一步问题慢慢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反思:
  一、充分挖掘单元主题图的作用。
  单元主题图中蕴含的信息丰富多彩,通常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或部分内容,在单元教学中起着高屋建瓴、统领全局的作用。上述案例中,学生就发现了隐藏在典型例题之外的重要的数学信息。教师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单元主题图开放性、整体性强的特点,呼应前面的教学,让这些信息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综合练习的绝好素材。将最初接触主题图时对图意笼统、概括的感知,提升到把人物进行量化、梳理成一个个数学问题,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既巩固了两步计算的问题的解答方法,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收集有用信息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将单元主题图的作用单纯等同于例题主题图的作用,仅仅用于创设情景、提供一次性信息,例题教学完毕后便弃之不用,实为可惜!
  二、关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
  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成”并不神秘,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及。有时学生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一个欲言又止的神情,就可能唤起教师的灵感,引发全班学生的思考,从而为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敢于关注学生不自信的嘀咕,临时改变原定的教学预案,开发问题背后的价值,为全班学生发挥创造性搭建了一个平台。事实说明,学生能够编出各种不同的问题,突破了教材和教师成人化的思维“圈子”,使课堂焕发了活力。这无疑比机械地练习几道互不关联的习题,意义和效果要好得多。
  三、适当干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出独特见解,因此不少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意无意地扼制了,课堂上多样的东西多了,统一的东西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但不一定深刻了。上述案例中,教师既着眼于让学生自主理解数学信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又重视对问题合理性、现实性的分析与评价;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一番热闹的“海阔天空”之后,冷静地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掌握一类问题一般的分析解答方法,促进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即便对于生成的资源也不例外。
  点评与拓展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能够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教,引导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学生潜力得到最大程度发展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机智也逐渐凸显出来,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案例还启发我们:在学生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对小组的合作与交流进行有效地干预和调控,这仍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解决问题”案例
《“解决问题”案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