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比例尺》教学案例

《比例尺》教学案例

03-16 15:11:00  浏览次数:226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比例尺》教学案例,http://www.qpx6.com
  
  比例尺
  导入一。教师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启发学生:我们中华入民共和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偌大的中国我们一眼都能看到,这是为什么:?(画在图上缩小了)投影出示北京到南京的铁路示意图,进一步设问:北京到南京的实际铁路长约900千米,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只有这么一段?今天我们来研究比例尺。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什么是比例尺。
  导入二。操作引入:请大家用直尺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1米长的线段。(这时,学生说“草稿纸上画不下!”)教师提问:怎样把1米长的线段画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用自己想出的办法试试看。用这样的办法能画出1千米的线段吗?学生自主探究,然后交流。
  [分析]导入一”,教师关注现实素材的选择与加工,通过中国实际国土面积和画在地图上的面积的对比,引出课题,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应该说教学比较经济。但学生学习数学应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而不是急于获得一个好的规则。这里,教师设置的问题未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层次浅,教师实际上真正关注的还是让学生急于获得比例尺的学习结果。“导入二”,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尝试解决问题的情境,学生在画线段的过程中,由于操作本身的由易到难,自然引发了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体会比例尺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又能形成对比例尺的体验与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导入二”关注了知识的形成背景,重视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突出了数学思考与逻辑表达的潜在意义,教学层次更高。
  好的新课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我们要自觉在继承中创新,在比较中鉴别,在实践中反思,避免新课导入的形式化,努力探讨教学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追求教学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内在平衡。
  ,《比例尺》教学案例
《《比例尺》教学案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