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实录《克和千克》课堂实录

《克和千克》课堂实录

03-16 14:06:08  浏览次数:888次  栏目: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标签:五年级数学课堂实录,二年级数学课堂实录, 《克和千克》课堂实录,http://www.qpx6.com

  
  一、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6单元《克和千克》。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准确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能力目标: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活动中明显体现;
  3、情感目标:学生能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1、微机课件
  2、五袋1千克的物品(毛线、苹果、小西红柿、面条、小石子)1大袋桔子
  3、5台盘秤、五盒学具(盒中有标识着不同重量的小食品:
  果冻、方便面、火腿肠、蛋黄派、QQ糖、虾条、袋装奶,两袋500克的精盐------;10个2分硬币,1克重的海绵、纸片、图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联系生活、感知轻重: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现在我们一起去动物乐园看看好吗?(课件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咦,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在它们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在玩翘翘板!
  生2:我发现了老虎太重了,小松鼠太轻了,小松鼠怎么使劲也撅不起老虎来!
  生3:我发现小刺猬和小乌龟差不多重,所以他俩能玩翘翘板.
  师:那也就是说老虎比小松鼠重,小松鼠比老虎轻。你还能用轻和重对照其他动物说说吗?(生兴趣盎然的比较)
  [评析:利用动画导入极大的引发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状态投入到整堂课的学习当中。]
  师:其实不只动物有轻有重,我们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有轻有重的,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调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重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火腿肠一根40克.
  生3:一袋面粉25千克。
  --------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1:有的用千克做单位,有的用克做单位.
  生2:我发现重的物品用千克,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问题,千克和克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表示物品轻重的单位,(板书:千克和克)
  [评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自己
  去从生活中发现不同轻重的物品用的单位不同,从而初步感知了千克和克,
  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感悟体验,形成模型:
  1、认识千克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出示5袋不同的物品.)猜猜看,哪一袋最重?
  生1:我认为苹果最重.
  生2:我认为石子最重.
  --------
  师:意见不同,那么到底哪一袋最重呢,单凭眼睛观察,能确定吗?(不能)
  师:那用什么方法来知道物品的轻重呢?
  生1:用手掂一掂.
  生2:用秤称一称.
  师:还有吗?(生沉默,师举起一条包装好的饼干)比如------
  (生顿悟,立即有很多人举手)
  生3:可以看看包装上写的重量.
  师:不错,包装好的物品我们可以看看包装上的标识,在这些方法中,称一称要用到秤,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秤.(课件出示盘称、电子秤、台秤、弹簧秤、天平)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这些秤,称什么的?
  生1:我在超市见过称菜的电子秤.
  生2:我在卖水果的地方见过盘称.
  生3:我在姥姥家见过磅秤,用来称化肥
  --------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这节课我们主要用盘秤来称一些物品的重量,我们先看看盘秤的使用方法:
  师:课件演示----盘秤称葡萄的重量。
  师:盘称的盘面上还有两个字母kg,(kg在盘面上闪烁一下)谁知道什么意思?(千克)非常正确,kg就是千克的英文缩写(板书:kg)
  (1)称量并感知1千克
  师:请每组派代表上来领一袋物品,回去称一称。称时注意轻拿轻放。
  生兴致勃勃的开始称量,师巡视指导。(提醒称时不要把手压在秤上)。
  师:称好了吗,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称量的结果?
  生汇报称量结果,师贴上物品图。
  师:通过称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五袋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
  师:噢,重量相同,那什么不同?
  生:物品不同,大小也不同。
  师:这5袋物品虽然不同,堆的大小也不一样,但他们的重量是相同的,都是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板书:1千克)
  师:现在我们每人轮流拎一拎、掂一掂,试一试这1千克的感觉,各小组也可以交换物品试一试。(学生很有兴致地掂物品,感知1千克)
  (2)小组活动,感受几千克:
  师:请坐好,刚刚我们感觉了1千克的重量,想想手中的感觉,好了,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每一组的桌上都有一袋大米,一捆本子,我们不用称的办法,就用你的手掂一掂,拎一拎,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重?看谁估的比较准?
  (学生掂后指名说)
  生1:我估计这捆书有4千克。
  生2:我估计这袋米有8千克。
  ---------
  师:到底谁估的最准确?那就需要验证!请看要求:(课件打出活动要求)
  1、称一称(注意轻拿轻放)。
  2、把称量结果小组长写在包装袋的标签上。
  3、称完后,互相掂一掂,说说重量。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称量.
  学生汇报称量结果:
  一袋米5千克、一捆书3千克、一捆本子2千克
  师:除了我们刚才称的这些物品,生活还有许多物品也是用千克做单位的,你能例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1:一袋面粉10千克。
  生2:我的体重30千克。
  -------
  师:刚才有的同学例举了自己的体重,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体重吗?(一些同学喊知道一些同学喊不知道)。
  师:哦,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没关系,这样吧,每个小组我都给准备了一台人体秤,不知道的抓紧时间称一称,知道的帮着看一下,看哪个小组称的又快又准。(学生称量体重并汇报交流)
  [评析:感受1千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猜一猜引发争论,然后及时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索的学习氛围,小组内展开自己动手反复掂一掂、拎一拎,最后称一称的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了1千克的重量概念后,再通过猜一猜,拎一拎,称一称再掂一掂的过程,感受2千克、3千克、5千克,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和升华。]
  2、认识克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桌上物品轻轻放在地上,小组长请把你们组的学具盒拿到桌上放好,(出示2分硬币)这是一枚2分硬币,现在每个小组也从盒中找出一枚2分硬币,把它轻轻放在盘称的托盘里,称称它是多少千克?(生称量,并小声议论)怎么了?
  生1:没有变化。
  生2:称不出来。
  师:看来,它实在太轻了,用盘称很难称出它的重量。那我们就换一种更
  精密的仪器-----天平来称量它,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这是一台调节好的天平,这是砝码,砝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点击出现g),g是克的英文缩写(板书:g)这个最小的砝码重1克,这个重2克。还有其他一些重量不等的砝码。现在我们来称这枚2分硬币的重量(课件演示):把2分硬币轻轻放在天平的左盘里,你发现了什么?(天平歪了)
  再用镊子夹一颗标有一克的砝码放入右盘,你又发现了什么?(天平两边一样平了)天平恢复平衡,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枚2分硬币重1克。
  (1)掂一掂,感知一克。
  师:非常正确,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一克。请每人找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互相说说什么感觉?
  生:很轻!
  师:噢,很轻,怎么个轻法?(学生纷纷说:象羽毛一样;特别轻;几乎没感觉;-------)
  师:不是没感觉,而是感觉特别轻微,同学们,你们可不要小看这1克,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它是非常重要的,你象我们都知道的神州6号航天飞船正在研制中,就是为了仅仅增加1克的载重量,科学家们研究了好几个月呢,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可以课后查一下。现在大家闭上眼再掂掂1枚2分硬币的重量,感觉一下1克。
  师:知道1克有多重了,想一想,找一找学具盒或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重量和这1克差不多。
  生举例:一张学具盒中的纸,一块小海绵,2个图钉--------

[1] [2]  下一页

,《克和千克》课堂实录
《《克和千克》课堂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