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六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理解比例的基本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还记得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并请举例介绍
生1: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例如3:5,比值等于3/5
生2:前项除以后项等于比值,例如6:4,比值等于3/2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谁再举举例子,最好要有点与众不同的
生3:0.9:0.3=3生4:0.2:1/6=5/6……
2、(师临时根据学生列举的四个比出示比值相同的不同的比例,)
师:老师这里也有几个比,请帮忙算出他们的比值。
0.6:112:83:110:12
生很快算出并口答出比值
二、比较分析,探究新知
1、探求共性,概括意义
师:老师写的比和同学们写的这四个比较一下,你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和同学们写的比值相等,3:5=3/50.6:1=3/5……
师:那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
生2: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
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板书:式子)谁来说一说这个式子就表示了什么?
生1:表示相等的两个比。
生2: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生3:表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师板书:比相等)
师:那我们给这样的式子起起名字。
生1:等比式
生2:比等式
生3:等值式
师:同学们起的名字都很有意义,很有创意。数学上起名为“比例”
(师板书:比例)
师:现在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了吗?
生: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这样的式子叫比例
生:表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同桌互相说说
这个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
2、根据意义,判断比例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新的式子比例,那要是让你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能组成比例,你会怎么办?
生:看比值是不是相等
师出示例1,
师:请你们先写出两次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
每个学生都在自备本上写,1.2:32: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生:我算了一下比值,1.2:3=0.42:5=0.4,所以1.2:3和2:5能组成比例
(师板书:1.2:3=2:5)
完成P31的练一练
3、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师:1.2:3里比号前面的1.2叫——(生齐答:前项)比号后面的叫——(生齐答:后项)。那么在比例里的各部分有哪些名称呢?请同学自学课本。
自学课本,并汇报。
4、充分验证,确定性质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试验:1.2:3=2:5,将它的两个外项相乘,再将两个内项相乘,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
生1:我发现两个外项的乘积和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
生2:我发现在这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生3:我发现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生4:我想反问XXX同学,难道所有的比例都这样吗?
师:你问得真好,一个例子能代表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中性质吗?
生齐答:不能
师:那我们怎么来验证呢?
生1:举例子验证
师:那我们每人举一个,全班就有50多个了吧
生:对对对
生:只要能找到一个反例来推翻它。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举例验证,并留意能否找到反例
生1:我算的3:5=0.6:1中,3×1=3,5×0.6=3所以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乡的积。
生2:我算的1:2=9:18中,1×18=18,2×9=18所以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生5:老师我有个反例:0:1=1:00×0=0,1×1=1,所以..
还没等生完,生6迫不及待:不对,比的后项不能问0的,你这个不是比例
生5:那我0:1=0:2(很着急的改了)
生7:那0×2=0,1×0=0,还是两个外项等于两个内项
师:同学们验证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可以一致公认——(生齐答:任何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乡的积。)
师:和比的基本性质一样,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比例的——(生齐答: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
5、应用性质,自主判断
师:你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3:4和6:8能否组成比例?
生:只要算一下3×8=24,4×6=24乘积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师:现在请大家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再来判断是P31的练一练。
生交流,说出想法。
三、巩固延伸
1、下面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比例的写出来。
(1)4、5、12、15
(2)1.6.4、4.2、0.5
2、判断下面哪一个比能与1/5:4组成比例(P33的NO2)
3、如果5A=3B,那么A/B=()/(),B/A=():()()
4、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数
1.5:3=():4=12:()=():5
四、总结(略)
反思:
本节课我是分两大块进行新知教学的,一块是分析归纳比例的意义。
在这块中,我从复习比的意义和比值出发,通过师生共同举例,并让学生算比值,来发现两个比之间的相等关系,最后让学生感悟归纳出比例的意义。回头再让学生从意义出发,明确只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从而进一步加深意义的理解。这样充分重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我根据学生和自己的情况,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放弃了教材中的两组比,而是准备从学生的举例中择取素材,将例题和复习有机结合,在算一算,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中感悟了比例的意义。
第二块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从学生自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入手,通过计算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作出大胆的猜想,引导学生多方事实的验证,最后达成一致的共识,“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乡的积。”这一性质基本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
能动性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经历了发现,猜想,验证,应用这样的探究过程,课堂中给学生留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在热烈的交流讨论中达成共识,整这个过程学生们实实在地当了一名“数学家”经历了这个愉快的探究过程,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更新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