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对《找规律》一课的两点思考

对《找规律》一课的两点思考

03-16 14:51:28  浏览次数:226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五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对《找规律》一课的两点思考,http://www.qpx6.com

  
  听了一些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国标版第七册第48、49页的《找规律》一课,我认为此课在教学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规律的表述
  教材以童话场景作为观察的素材,引导学生寻找夹子——手帕、兔子——蘑菇、木桩——篱笆之间的关系,从而抽象、概括出规律:当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地间隔排列时,如果两端都是某一种物体.那么这种物体的个数就比另一种物体的个数多1。教材的意图如此,但现实教学时并不顺畅,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往往不够清晰,对规律的表述总是不太完整。教学时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分层次观察场景。先引导学生观察场景中事物是怎样排列的,从“形”上理解间隔关系。如兔子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第一个是什么?最后一个是什么?一边观察一边让学生运用场景中的多种物体尝试说说这种间隔关系。当学生的表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间隔关系自然就能够被学生所接纳。之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场景中每一对事物之间的数量比较关系(不是每一事物具体有多少个,而是间隔排列的两种事物之间的数量比较关系),从“量”上丰富规律。如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个数比,多还是少,相差多少个?那蘑菇与兔子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能合起来说一说吗?学生由于先前排列经验的累积,再结合数量之间的关系,完整的规律就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从而顺利表述。
  2.对于规律的表述,学生能否一字不落地表述并不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对规律的理解。也就是说,即使学生的表述不完整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受个体语言发展的限制,对于一条详实的、多字数的规律,一位四年级的学生表述不完整是可能存在的。当学生表述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于场景中具体的图例来说明,边理解边说明。如用木桩与篱笆,先说排列关系,再说数量联系,规律的大致含义就能顺利表达了。以具体的事物图为依托,多次让学生理解规律。只要学生的表述合理,教师都应该认可,不必过分追求精准的表述。
  二、规律的内涵
  在以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为重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切不可忽视规律中所蕴涵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可忽视此数学思想方法对规律作出的解释。当兔子和蘑菇那样排列时,为什么兔子的个数比蘑菇多1呢?那是因为一个兔子对应着一个蘑菇(可以从前面开始对应,也可以从结尾开始对应),最后多出了一个兔子。所以,兔子比蘑菇多1,蘑菇比兔子少1。一个对应着一个,最后才多了1(少1)。一一对应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使规律不再成为枯燥的文字游戏和模糊的数学现象,而且合理、直观地解释了规律,使学生理解了规律的内涵,由内而外,更深刻理解了规律的表述。
  另外,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强大功能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学生掌握了规律之后,便可运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材第49页中的“想想做做”安排了4题,前3题都是符合刚掌握的规律的,学生运用规律能轻易解答。而第4题(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却不符合刚刚学习的规律,它是封闭的,从任何一点开始计算,前后两端都不是同一物体。教学时引导学生画图。将一棵柳树和一棵桃树对应起来,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到一棵柳树对应着一棵桃树,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圈,柳树和桃树刚好一一对应,所以数量是相等的。一一对应合理解释了两种物体不同情况下间隔排列时不同的数量关系的原因。规律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因此,在着力于规律表述的同时,千万不可忽略了规律内在意义的探究。
  

,对《找规律》一课的两点思考
《对《找规律》一课的两点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