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消除学生阅读心理障碍的策略

消除学生阅读心理障碍的策略

03-15 20:18:59  浏览次数:288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标签:教师随笔,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消除学生阅读心理障碍的策略,http://www.qpx6.com

  
  根据新课改方案(试行),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将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教师必须尊重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是学生在“如何选择阅读材料,如何创境设问,如何解惑,如何归纳拓展”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阅读鉴赏障碍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突然产生一种困惑,感到读不懂,理解不了;有时表现为烦躁,不想阅读,不再作答;有时表现为急躁,坐立不安,甚至撕卷甩书的过激行为;有时表现为学习理解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怎么答,考完后又非常清楚;有时表现为做了题却不知做了些什么,事后根本记不起等阅读心理障碍。
  其实,阅读不快乐的现象往往被老师忽视,以致错过干预的良机,久之,将会严重干扰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不仅严重影响学业,而且对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形成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交给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一、平等交流给方法,让阅读快乐起来
  阅读困惑产生原因之一在于心情紧张,从心理学家对思维灵活性的研究表明,学生一旦紧张,心理活动就会出现“功能固定性”的情况。
  一次月考后,我发现一学生现代文阅读题一道题也没做,却在答题处写了几个字:“烦,烦,烦死了!”我一看姓名:小兵,不由得想起监考时,他把头压在试卷上,手不停地将笔敲打课桌,很是烦躁的样子。
  在评讲试卷的时候,给全班提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摆正心态,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尤其是考前要放松心情,不要过多地去想能考多少分,尽到努力就行。其次要注重平时阅读理解的知识积累,功夫在诗外。现代文阅读有三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以什么为中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大致切分段层,就能把握答题范围;二是局部落实,试卷在哪设问,就在哪前后寻找答案;三是对具体语句的理解,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方法。另外,要坚持改错,这次错了,改正后再读一下,一次错不要紧,坚持改错就一定能有进步。从此,小兵专门准备了一个改错本,收集整理,语文成绩不断攀升,并顺利考上大学。
  在教学中,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并及时干预、疏导。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给学生指导一些学习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二、举一反三重学用,让阅读心理拐个弯
  学生在自读时容易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即平时学习形成的思维定式会给学生一种心理误导,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让学生多拐个弯,容易引起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达到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的双重目的。
  一次,继桢拿着卷子跑进办公室:“老师,这道题你给我改错了!”我一惊,忙说:“不要急,让我看一看。”我拿过卷子一看,没改错呀!
  继桢一急,拿出教材和笔记本,指着书上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出现三次,你在给我们讲怎样回答“作用”时要从内容、手法、情感三个方面作答,我这样回答怎么又错了呢?
  这就是学生在自读理解文章时产生的一种心理困惑,原因在于平时学习基础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式产生的误导,不能举一反三。此时疏导要有耐心,待其平静后交给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以理服人,以用致学,在肯定积极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思考中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当我耐心倾听并给她仔细讲解方法后,她高兴地说:“我懂得应该怎样解读了。”
  有些学生成绩差,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www.qpx6.com

、学习不努力等因素,但仔细分析,基础知识差或学习不努力一个重要因素是阅读心理障碍。由于阅读心理障碍,造成学生畏惧学习而厌学,造成学生偏科,影响整体学习能力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有层次地进行疏导。让学生通过一点一点的成功获取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强的阅读欲望。
  实践证明,对学生阅读心理障碍干预与疏导的最佳办法是培养学生自我阅读、主动阅读、学会阅读的乐趣,从而主动地去参与阅读,不仅阅读教材,而且要去阅读人生、社会,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作者■窦银强单位: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
  来源教育导报
  ,消除学生阅读心理障碍的策略

《消除学生阅读心理障碍的策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