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多元解读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抓住文本内容、文本语言、人物形象等方式进行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养成多角度、多层次探究文本的良好习惯。
近几年来,由于新课改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材实行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多元解读逐渐走入课堂,且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养成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多层次探究文本本质的良好习惯。
一、抓住文本内容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材处理是一门艺术,教师要用动态机智的眼光巧妙灵活地提炼和组合教材,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对文本多元化解读。
美国老师在教幼儿园小朋友《灰姑娘》,先讲这个故事给孩子们听,然后针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片断向学生提问,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生活习惯的教育。如老师问:“如果灰姑娘仍是穿着脏脏的衣服去参加舞会,王子见到她会爱上她吗?”学生回答:“不会,说不定王子会被灰姑娘吓晕的。”老师顺势引导:“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穿得干净好看别人才喜欢。”老师又问:“如果灰姑娘12点还不离开舞会,她会不会同王子结婚?”学生答:“不会,魔法消失,王子见灰姑娘变成原来脏脏样会被吓倒。”老师说:“所以啊,我们要守时。”这位老师对这则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了分割、提炼,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一个小小的故事,多元解读出了十几个做人的道理。正如薜法根老师所说:“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用教学的目光来审视教材,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教材,就能找到作为教材的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所在。”
二、抓住文本语言
一些语言具有朦胧、模糊、多义性的特点,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摩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且在解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孙双金老师问学生:“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学生回答:“石头在烈火中是不动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一动不动,所以比作石头。”“石头在烈火中是无声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所以比作石头。”孙双金进一步启发:“那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呢?这个‘千斤’和‘巨’各突出了什么?”学生回答:“‘千斤’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巨’字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高大形象。”孙双金总结道:“在这里,我们才真正理解了这句比喻句的含义,这句话写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行为的伟大。”孙老师抓住“千斤巨石”一词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品读,来理解邱少云高大的形象和精神,情境体验更真切。
三、抓住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的艺术形象理应不同,这给学生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看王崧舟老师教学《小珊迪》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你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
生:我看到的小珊迪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师:哦,你看到了小珊迪的外貌。
生:我看到了小珊迪很可怜,这么冷的天还在卖火柴。
师: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生:我看到了小珊迪很善良,他要死了,还想着弟弟。
师:你是用自己善良的心去看善良的人……
对小珊迪这一人物形象,学生的解读各不相同,有的看到了他可怜,有的看到了他的善良,真正印证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四、补充文本“空白”
学生对文本“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让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
我们来看在王崧舟执教《慈母情深》中,对“转过身来了,把背直起来了,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句话进行的补白——
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脸啊?
生:疲惫不堪的脸,布满皱纹的脸,憔悴不堪的脸。
师:不对呀,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脸是……
生:是红润的,非常有精神的。
师:一双吃惊的眼睛望着我,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眼睛啊?
生:没有神,布满血丝。
师:母亲呀母亲,那不是你的眼睛啊,你的眼睛应该是这样的……
生:炯炯有神的,水汪汪的。
师:我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双布满血丝的,没有神的眼睛。把这种感受和体验带进去,我们完整地读这一段话。
www.qpx6.com
> 王老师引导学生对母亲的脸和眼睛进行补白,让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母亲疲惫、劳累、苍老的形象,这种形象和属于母亲这年龄本该有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那种为了孩子、为了生活而负累的母亲形象自然激起了学生的心酸之情。这样的多元补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的深层情感。(作者■陈剑单位:四川省叙永县两河镇中心校)
来源教育导报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多元解读的策略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