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实录“简单的统计”一课的设计和评析

“简单的统计”一课的设计和评析

03-16 14:02:46  浏览次数:935次  栏目: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标签:五年级数学课堂实录,二年级数学课堂实录, “简单的统计”一课的设计和评析,http://www.qpx6.com
  
  小数123站点友情提供http://www.xiaoshu123.com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周祥林执教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詹明道评析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材(苏教版)第七册第100页—102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题。
  教学要求:
  1、会根据统计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并能制作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作出分析、判断、预测或决策。
  3、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感悟统计的方法。
  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难点:怎样去实际收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作出预测或决策。
  教学过程:
  一、统计本班学生“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1、同学们,双休日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并板书:体育运动、玩电脑、学音乐、看书学习、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呢?(生:要进行调查和统计)
  (板书课题:简单的统计)
  2、怎样进行统计呢?(讨论得出:可以划“正”字,或举手数一数等)
  3、请小组统计员统计每种情况的人数。(各组当堂推选出统计员,要求进行统计)
  4、师总结:刚才统计员通过举手数出了每种情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收集数据”,为了科学准确,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收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
  5、请大统计员把每种情况的人数进行分类整理,把各种情况的人数加起来(指定全班统计员整理并合计)。这个过程叫“整理数据”(板书:整理数据)
  6、把统计出来的数据整理到一张表格里去,这张表格叫做“统计表”,叫什么统计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欢做什么的情况统计表)。学生回答每种情况的人数,教师填好统计表,并填好合计人数。是什么时间制作的?(注上制表时间)。这个过程叫做“制作统计表”。
  7、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刚才我们对这张统计表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断、预测和决策。(板书: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8、你统计了我们一个班的情况,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准确呢?还要统计什么?(还要统计其他班级的情况)。统计的数据越多,我们得到的情况就越准确。
  【评析: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作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对情况的真实分析,引发学生的真情流露,学生想说敢说,非常投入。教师注意把统计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充分展示出来,渗透自然,学生乐于接受。对统计表的分析注意了开放性,让学生扮演统计员的角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再创造的过程,使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
  二、统计听课老师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今天来了许多听课老师,老师们在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你打算怎样知道听课老师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统计)怎样进行统计呢?
  (1)请每小组打开信封,看一遍,要求我们干什么?
  (2)请每个小组商量一下,怎样合作统计?
  (3)学生汇报打算怎样调查。怎样问老师?(提醒学生要有礼貌)
  (4)学生到听课教师中去调查统计,收集数据。
  (5)填好手中的统计表,汇报统计情况,你得出什么预测?
  (6)把同学们和老师们双休日里最喜欢做什么的两张统计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师把数据合在一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
  【评析:本环节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过程,在统计活动中,感悟统计的价值。(1)让学生把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统计活动之中,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2)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讨统计的方法,学生畅所欲言。统计的办法是学生想出来的,数据是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出来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3)对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统计表与教师双休日活动统计表进行对比分析,并把二者合二为一,学生预测的准确、分析的透彻,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三、进一步感悟统计的作用,增强统计的意识。(分别出示多张统计表)
  i.南京造地铁,选择颜色一张调查统计表。你发现什么?
  ii.第十四届亚运会前四名获金牌情况统计表。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iii.选举班长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做出分析
  iv.近几年来南京旅游的人数情况统计表。
  【评析:选取的几个例子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统计的作用,增强统计的意识。学生分析的饶有兴致,既具有开放性,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精神、民主意识等。】
  四、自学课本(100页——101页)
  a)出示思考提纲
  i.原始数据表与数据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ii.书上的三个小问题。
  (1)观察统计表,说出喜欢每种球类活动的各有多少人?
  (2)估计一下,在这个班级里组织什么球类比赛最受欢迎?
  (3)你还能想到什么?
  iii.制作统计表要注意什么?
  b)学生合作交流上述问题。
  c)学生汇报并补充。
  【评析:教学过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者不囿于教材,让教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对“原始记录表与统计表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的讨论,巩固了统计的过程,在比较原始记录表与数据统计表有什么不同时,孕伏了任何两种方法不存在对错之分,各有各的优越性,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哪一种最合适最方便就选用哪一种。】
  五、从静态统计提升到动态统计。(电脑出示马路过往车辆情况的场景)
  i.这是车辆通过的情况,现在请大家进行统计,(学生统计失败)为什么无法统计?你有什么感觉?(太快),
  ii.如果要你统计车辆通过的情况,该怎么办?
  ①需要去分类。(弄清要统计哪几种车辆)。②怎样收集数据?③怎样整理数据。④怎样画统计表?⑤怎样分析结果。
  iii.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的统计出来?(如何分工)
  iv.汇报你们分工的情况。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v.从统计表中想到什么?知道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气的污染情况等)
  【评析:这一环节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怎样统计动态的物体的问题,又一次让小组交流,发挥了团队的力量。通过虚拟的道路交通场景,教师组织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升华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试了统计的失败,又在教师“分小组交流一下”的话语点拨下,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了第二次统计的成功。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认知水平,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恰到好处地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六、用统计的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评析:让学生自己举例,联想到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如何解决身边的事情,学生发言踊跃,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完成101页“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题。
  【评析: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重视了双基的落实。】
  【总评: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教师就从“双休日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的话题导入新课,从“怎样知道每种活动有多少人最喜欢”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节:怎样知道“星期日最喜欢做什么”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说出了“要调查统计”,那么怎样调查和统计呢?接着让统计员进行统计。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整个统计的经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清晰、充分地展现出来。课堂气氛活跃,双基训练扎实。

[1] [2]  下一页

,“简单的统计”一课的设计和评析
《“简单的统计”一课的设计和评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