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活动参与行为表现的观察一定要特别仔细,要具备敏感性。也就是说,在互动中要随时注意孩子在活动中的反馈,要尽可能对每个孩子的反应做出相应的态度,从而提高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敏感程度,达到师生共同互动的积极效果。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形成丰富、温暖、安全、信任、互爱的情感氛围,为师幼间、幼儿同伴间更充分的互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情感互动
以往人们一般把情感互动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单一的理解为是一种兴趣的激发,只把情感激发与互动作为孩子教学活动中的手段和方法。而事实上,教师不仅需要与幼儿有认知上的交流,更需要情感上和心灵上的互动,师幼之间情感的互动应时时都在:游戏、吃饭、睡觉、户外活动……教师要时时关注每一位幼儿。如:在户外滑滑梯时,为了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我便在每个滑下来的孩子身上拍一下;在滑梯入口设立一个检票处,让每个孩子快乐的通过我的身边;穿脱衣服时,和孩子说说悄悄话;午睡时帮孩子拉拉被角、摸摸小脸、轻轻的拍拍睡不着的孩子……这就是教师对幼儿应有的关注,它时刻表现出一种互动与互爱的师幼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幼儿园的温暖。教师要注重和幼儿之间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互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在师幼情感的互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成幼儿的朋友,走进幼儿的心中,了解幼儿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能从幼儿的真实需要出发满足他们
的需求。
良好的师幼互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在实际工作中,克服教师的权威,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关心幼儿,重视幼儿的情感需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地位,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亲密、可信赖、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为幼儿营造开放、和谐、温暖、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快乐的成长,渡过他们幸福的童年。当然,在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与肯定,与幼儿形成积极有效的情感互动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深入并且有效的相互参与和认知互动,才能更积极、有效、适宜的促进师幼互动的实现。
相关分类
幼儿园师幼互动 更新
幼儿园师幼互动 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