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反思《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学反思

03-16 14:41:09  浏览次数:417次  栏目: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学反思,http://www.qpx6.com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是新课标教材中学生特别喜欢的内容。这一次我非常有幸地执教了第7册的数学广角的例题2,运用统筹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在这次设计、执教、反思的多轮回合中,经历了一次新课程研修的深刻体验,有许多深刻的感受。我反复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如何把握价值取向?
  与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数学课中,《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发展性强调每个人在数学上都将有所发展,并且发展是具有个性化的。我们也都非常清楚,标准在总体目标上不仅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这就意味着数学课堂更重要的一点是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因此在《合理安排时间》这节课中,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的事例,能体会统筹安排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能力。
  (3)懂得珍惜时间,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在具体教学中,我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形入手,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多种安排后优化的好处,合理安排的活动都是把学生做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在设计,并且由于数学知识点的教学并不象常规的数学课,我就只当自己是学生的朋友,合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一起去感悟合理安排的策略。然而,在好几次的教学中,我都有一种失败感,学生每节课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每节课都没有一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高潮,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地发展不够。
  我反思,我调整,感受在把握这一价值取向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好地把握如下两个关系:
  1、“活动”与“教学”的关系。由于这节课的“活动味”明显多于“数学味”,这样在教学中,数学知识点、线不是十分明确,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学习目标在知识层面不是十分好把握。在《合理安排》这节课中,通过“小鬼当家”的3个活动:烧水沏茶招待客人、感冒时找水拿药吃药、丰盛的午餐待客,不断地提高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该如何通过统筹安排的策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节课,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新课标下的数学课,“活动味”与“数学味”是紧密相关联的。活动不是作秀,不是走过场,更多成分是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的,是在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建构知识模型的。可以说当数学课上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学生感觉不到教师特意安排的数学环节,而是在一种自然行进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玩着数学,体验着数学,提升着自己的数学素养。这就是“教育无痕”。数学教师应当创设更多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追求让学生乐而忘返的学习情境。
  2、“师主”与“生主”的关系。这其实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师生两条思维主线的碰撞与融合的问题。在《合理安排》中,我的教学观是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的问题和认识过程出发,发现、探究、建构知识。可是在操作交流中,我发现我找不到了自我,没有当教师的感觉,也就是听课教师感受的,我被学生牵走了。课后我好好反思,发现对于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关注点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存在差异,教学中就可能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教材(教师)预设的问题,一类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就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的一个融合过程。比如在解决“如何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这一问题时,学生只会对“如何快”也就是节时间上考虑的更多,也最感兴趣,而对运筹问题要注意的:(1)要考虑需要做哪些事。(2)要考虑事情的发展顺序。(3)怎样节约时间。这样在教学中出现了两类问题的不一致。由于师生双边活动中活跃,再加上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非预设性的成分相对较高,因此我经常被学生牵走了。我想,在两条思维线不一致时,更重要的是引导,是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学机智的更高的考验。
  感慨:功在平时!追求不止!
  另外,在处理好以上两个关系的同时,我认为要实现课堂价值取向,需要借助的一个比不可少的工具是积极的课堂评价。
  前几节课没有实现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失败的原因,很重要是缺少对学生真诚性的鼓励和激励性的评价。总以为这么简单,学生能答出来算不了什么。看到了现代模糊学的“蝴蝶效应”,改变了我的课堂。“蝴蝶效应”是这样的:“亚马逊丛林里,一只小小的蝴蝶,在阳光下轻舞起它美丽的翅膀――几周后,由此引起的一场风暴席卷了德克萨斯……”
  这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我们的教学进程千变万化,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犹如那蝴蝶的翅膀,时时舞动闪亮。教师要做的,是创造条件,让那微微的煽动,演变成一场席卷学生头脑的风暴。我显然不应用“是否完成既定目标”来限制教师对学生认知目标以外的其它发展的关注,也不能因为“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而束缚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更不能为上“样样俱全”的所谓优秀课而使教学忽略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如果教师用没有遗憾的课来要求自己的设计,忽略了学生,那课随便怎么上,都是缺乏灵气的。
  我要把课堂真正还原给学生后,就不可能全部是预设的,更多的是在充分预设学生多种思维走向及应对的基础上的生成。在一节课中,在解决“烧水问题”时,学生自己发现在等待水开的同时还可以去完成洗茶杯、找茶叶,节约了时间非常有成就感,而预设的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完成过程被我和学生的相互评价给“挤跑了”。在“小红感冒”的环节中,学生要展示自己的方案时,有学生就用了他创造的类似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了,请该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案,得到了全体同学的肯定后,“同学们,大家真不错,想办法帮助了小红,让她吃完要后赶快休息,”我竖起大拇指,接着说:“大家要感谢这位同学,他为我们展示了一种表达事情完成的过程的简洁表示方法,它就叫“流程图”……”“流程图”的教学在我给学生的奖励中,快速高效地得到了落实。这生成的精彩,就是我充分给予学生最需要的评价有关。
  在课堂总结时,我让学生自我评价这节课的表现,并说出理由。大部分学生都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表现,都表示很有收获,能得“甲+”或“甲”‘。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我表现只能得‘已’”我的心一颤,“为什么呢?”拖口而出,“我虽然思考问题很积极,但回答得并不多。”他仍然很放松地说。“孩子,你思考问题很积极,就能得‘甲+’了,是我不好,把‘已’给我吧,是我没有给你更多的机会,我相信在后面的环节中,我一定会给你和其他同学的机会的!”孩子满意地坐下了,并积极投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真的,他在后来观看录象谈感受时,再一次获得了机会。我想:学生能宽松地表达自我,主动地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多么重要啊!
  创设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我们真正地“以人为本”,真正地全方位欣赏自己的学生,积极的鼓励、评价学生,让学生都想去体验成功的快乐,表现出了人性中最美丽的一面,积极、主动、思考、创造。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