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幼教文章早期教育奥尔夫教学法幼儿时期接受的艺术教育

幼儿时期接受的艺术教育

03-14 16:55:33  浏览次数:192次  栏目:奥尔夫教学法
标签:奥尔夫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幼儿时期接受的艺术教育,http://www.qpx6.com

奥尔夫的合作者京特,是一个思想活跃、思路清楚、头脑充满新观念、新计划和期望的人。她在1923年来到慕尼黑后,经奥尔夫朋友的介绍认识了奥尔夫。作为达尔克罗兹学生的京特,她渴望值立一个系统的体态律动教育(Movement education)。在此之前,她曾在梅逊狄克(Mensendick)训练中心开课和讲演,她的讲演。文章和课程,被认定为体态律动的权威。1923年巴月,京特在梅逊狄克对她的训练学校计划作特别演讲时,就已经请奥尔夫介绍与之相配合的音乐训练计划,以及如何革新体操学校的音乐活动。这在当时就已经令与会者非常信服。于是,根据他们原有的计划,这两位志同道合者于1924年9月成立了京特学校—“体操-音乐-舞蹈学校”。京特认为,多样的现代体育教育和舞蹈训练的学校应能被接受。她在这方面进行的努力包括为具备各种才能的人设计课程,其中体操、节奏、表现的舞蹈这三个方面,是每位学习者在接受基础训练时所必修的。奥尔夫作为这所学校的合作创建者和共同领导者,则从一开始就在一切与音乐教育有关的方面进行努力。京特学校的教育,是从17位18岁至22岁的女学生开始的。

1925年,玛雅•蕾克丝(Maja Lex)来到京特学校。她是一位很聪明的舞蹈家和编导。她在这个学校里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并且在以后将它表现在1930年创立的京特舞团。当辜妮特•凯特曼(Gunild Keetman)于1926年来到京特学校后,在体态律动和音乐方面显示出天赋的聪慧。在很短的时间里,凯特曼就成为奥尔夫的音乐训练上的帮手和同事。当奥尔夫给凯特曼一份工作,让她找出新开发出来的新乐器的各种不同敲击技巧,她很快便草拟出第一首这类乐器的曲子。由于凯特曼的努力,奥尔夫曾承认,如果没有凯特曼在体态律动和音乐这两方面能力的结合,就不会有奥尔夫教学的产生。

后来,在1930年,玛雅•蕾克丝和辜妮特•凯特曼建立了“京特舞团与舞蹈乐团”,这是由京特学校学生组成的舞蹈团和管弦乐团。由曹克丝带领舞团,由凯特曼带领乐团,他们创作了一系列木笛、木琴和其他打击乐器的练习。在她们的密切合作下,舞蹈团自己的乐团得以建立,团员是从京特学校的女生中挑选出的14至16位在艺术修养与能力上可以接受音乐与舞蹈这两类训练的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音乐与舞蹈的一体,并且在实际表演时,常常可以交换角色。也就是说,这些学生是在听觉艺术与形体艺术两方面发展了自己的艺术才能。这支队伍后来在德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赞誉。

京特学校在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教育上,做了许多创造性和实验性的工作,其中包括:把音乐的

www.qpx6.com基础训练从和声(音高)转向节奏;试制一批节奏性乐器,这类乐器的特点是既适用于为形体动作训练伴奏,也便于学生掌握,用于自己即兴的创作、表演中;为这些乐器的应用写了第一批音乐教材——《学校儿童音乐教材》最早的雏型,并为这些乐器的教学写了第一批练习教材;在德国及欧洲各地进行演出和教学示范性表演,引起了轰动。但是,在希特勒上台后,由于这些实验和它所反映的新的教育思想被当时的政治所不容,作为不受欢迎的东西统统冲垮,奥尔夫在这时期也就脱离教育领域而返回到音乐创作领域,这已是后事。

在京特学校时期,奥尔夫在事业上结交的一些朋友对他的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如卡尔•曼德勒(Karl Maendler)这位钢琴、古钢琴的制作家,他因复兴古钢琴而闻名。奥尔夫请他帮京特学校制作木琴。在1926年,当奥尔夫见到一架非洲式的木琴时,就意识到简单的带有音高的打击乐器在他的独特的音乐教学方式中以及即兴创作教学中的可能性和适应性。于是,奥尔夫在曼德勒的帮助下,进行了具有决定意义的音条乐器——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奥尔夫乐器”的设计和制作。在1928年,曼德勒制造出第一架木琴,被称为中音木琴,紧接着又制造出第二架高八度的高音木琴,随后整套钟琴组也制造出来了。在奥尔夫的建议下,曼德勒又于1932年制造出钟琴,先后制造出高音、中青、低音钟琴。这些乐器有很好的演奏效果,连接的声音结合着带有深沉音感的踏音板效果,再加上低音木琴独特的共鸣和完整的音域,使之具有非常好的演奏性能。后来奥尔夫评价,曼德勒是那时期在乐器制作方面给他最多帮助的一个人。当时,京特学校舞蹈乐队的音乐配置可谓丰富多采的,所用的乐器有:竖笛、各音区的木琴、钢片琴、钟琴、定音鼓、小的舞鼓、各种鼓和残、锣、不同的铃、三角铁、小型的斯宾耐特(Spinett,羽管键琴,古钢琴的一种)、可移动管风琴(Oreglportatiro)。

以上各方面的努力结果,使得京特学校的音乐训练课程内容变得相当丰富,它包括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坚笛的演奏,以及舞蹈设计、指挥、合唱、和声、数字低音演奏的学习等方面。并且,这些内容都是由即兴学习开始,并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配合、融为一体而在教学中展开的。

1931年,奥尔夫就产生了把京特学校进行音乐教学的经验,作为‘基础音乐教学”,用于儿童音乐教育。1932年,朔特(Schott)出版社曾刊出这样一项出版预告:《奥尔夫音乐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后来,这个出版计划未能实现。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直至1945年德国战败,当时的政治浪潮把这些在音乐教材中发展的思想,作为不受欢迎的东西冲垮了。而在其后的战争中,京特学校先是迁移,继而被充公,最后在战争中被炸,所有教材设备被毁,这些都已是后话。

在1931年,京特学校通过一系列的讲座、演示和训练课程,引起了社会教育界的重视。当奥尔夫在京特学校开始他在音乐教育改革的尝试时,一些教育家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关注,其中包括柏林文化部申负责音乐的专家莱奥•克斯腾贝格(Leo Kestenberg)和他的合作者一一柏林教育训练中心音乐部主任埃贝哈德•普罗斯衲(Eberhard Preussner),他们都支持奥尔夫的音乐教材,并计划在柏林的小学里进行大规模的试验。普罗斯衲1932年与奥尔夫在斯图加特(h华列)研习会见面后,看了奥尔夫的研习课程内容,很感兴趣,他提出了连奥尔夫本人都还没有想到的、令人振奋的建议和想法。这使得他们在这一研究中进而相互了解,并成为一生的好朋友。在后文还将介绍普罗斯衲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

奥尔夫在其事业开始不久,即认识到他的研究成果要让世人知道和了解,出版是很重要的事。于是,他向从事出版的好友威利•施特瑞克(Willy Strecker)提出一个革命性的新音乐教育计划。经过两人的一番讨论,他们将这一计划命名为《奥尔夫教育——基础音乐练习》。于是,奥尔夫收集了超过250首的节奏与曲调的例子和模式,作为奠定基础性质的第一卷,称为《节奏一旋律练习》。从此开始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一系列教材的出版。

《节奏一旋律练习》以这样的话作为开卷语:“这本教材想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人走向音乐的原本的力量和原本形式”。⑨梯里茨•雷许(rritzlletlsce)在序言中写道:“节奏一旋律练习的音乐范例——实实在在的‘原始音乐’——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是外行很容易学会的。和一切真正的民间音乐一样,这种音乐还和动作结合在一起。这也就是说,人声、音响和动作的统一,产生自纯粹的表现需要;这种统一在它们中间还没有被破坏。节奏作为原本的力量,通过拍掌、跺脚、行进,以最原始的形式被呈现。旋律是连接在一起的呼吸。’序言中还这样写道:“如果它可被理解为时代的标志的话,现代的音乐教育必须按这里提示的意思去建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幼儿时期接受的艺术教育
《幼儿时期接受的艺术教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