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是北京市的远郊区,农村园所多,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因地制宜地贯彻实施《纲要》精神,让广大农村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是 我们关注的焦点。对《纲要》的推进,经历了以下过程:
一、 分析现状,寻找症结
对《纲要》原文的学习及现场研讨后,“儿童是在与环境互动中主动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
但是,“农村幼儿园的园舍物质环境有限,师资队伍的欠专业化以及家长教育观念滞后等因素,是孩子的主体性发展受到制约的关键因素。”
二、因地制宜,分析优势起步
面对困难,认真分析了农村课程改革的有利因素:多数中心幼儿园都坐落在田野旁、山脚下,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美的旅游景点和丰富的社区环境,都蕴涵着多种教育价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分析地区资源优势后,我们找到“环境育人”的突破口。
三、大胆尝试,实践中逐步感悟
(一)从体验入手,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利用自然材料亲自制做,《乡土为源体验创新》艺术作品集,初步打开思路。
“野外教研”活动,共同体验环境的教育价值。置身清新的自然美景中,老师们感受到了久别的舒畅。“我们身边的环境有怎样的教育价值?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以实现五大领域教育目标?”我们把问题抛给教师讨论。
亲自体验后,教师认识到:原来这里蕴涵的教育价值无限;教室不是孩子唯一学习的地方,知识也不仅是书本上的内容。
(二)从实践中感悟,拓展儿童的学习空间
1自然界中的材料引入园内,开展内室内外游戏。开辟泥、沙场地,让儿童尽情体验玩沙、玩泥的乐趣。
2奇妙的大自然的课堂。在挖野菜活动中寻找春天的秘密; 河边探究“沉于浮”体验发现的乐趣;河滩上大堆的沙子, 进行爬沙比赛; 用石头做画,画下可爱的家乡;踩在松软土地上,动听的语言在生动的情景中表达。爬山爬树活动,发展动作的同时,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新奇的
天然游戏室 。树林中土坡上,开辟“娃娃农家”“树下泥巴园” “小小侦察兵”等游戏区。孩子们顺手拈来树叶、花草、石块、秸秆、木棍等材料充填到游戏区中,利用树林、石块作掩护,尽情地游戏和玩耍,体验到天然游戏的快乐。
三、不断反思,自我调整中成长提高
指导方式: 变指导层的“告知”,为启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亲自体验和感悟。
管理行为:资源调配,时间调整,评价方式的改革给教师的实践提供宽松的氛围。
教育行为:依据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还儿童自主学习的空间,儿童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起点和目标。
四、收获和体会
让幼儿在“走进自然中——观察探索,融入社会中——感知体验,与材料互动中——发展自我”。
“让孩子感知体验自然界与社会的真实,操作更加原始与开放的材料,在享受童年的快乐过程中,获得终生受益的品质”。我们追求的,正是在这种朴素的教育理念下的高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
相关分类
乡村幼儿园教育 更新
乡村幼儿园教育 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