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数学思想的教师
回顾将近十年的课改,我认为自己无论是在教材分析、处理能力上,还是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都得益于课改。课改让我面对面了解了名师,认识了名师。
四月十八日在仙桃职院亲眼目睹了两位名师的风采,她们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课堂教学艺术风格,让我记忆犹新。同时也从两位名师身上得到了不少启示。
许老师在讲<<折线统计图>>从学生生活入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有关数据,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许老师的课堂很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总是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课堂上学生有了学习发现,教师并不就此满足,而是进一步深究原因,进一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推理、实际验证等形式来研究问题,使学生明确: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对《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进行推理,同样是一种方法。课堂上他一直在引导学生拨开现象看本质,使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许老师的课堂很重视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发行数学知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种过程应突出学生自己如何探究、如何生成“结论”,突出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而不仅在知识结论的记忆上。许老师的课堂通过延伸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了一扇天窗。一堂好的数学课并仅仅在于课堂上交给了学生多少,而更为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启发点,而非结束点。
总之,听了许老师的这节课,我的感想很多,但深思年龄我大的许老师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我从他的课后座谈中不难找出答案:那就是做数学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变为一个有数学内涵、有数学思想的人。许老师喜欢读书,各种书籍都有广泛涉猎,尤其是各种关于数学的转业、理论书籍。因此,读书是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个人素养的一个必要途径。
数学相关 更新
数学相关 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