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非学历培训数学复习题
(答案选项后有Y的为正确选项)
单选题
()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A 统计与概率
B 空间与图形
C 数与代数 Y
D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是()学段课程目标的要求。
A 第二 Y
B 第一
C 第三
D 第一、二
“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是《标准》中对()学段的目标要求。
A 第一
B 第二 Y
C 第三
D 第一、二
《标准》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 三
B 六
C 五
D 四 Y
《标准》规定的九年学习时间中的第二学段指的是()
A 1~3年级
B 4~6年级 Y
C 7~9年级
D 3~5年级
《标准》提出在()学段引入中计算器。
A 第一
B 第二 Y
C 第三
D 所有
《标准》提出在()学段中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
A 第一
B 第二 Y
C 第三
D 所有
《标准》中对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A 三
B 五
C 四 Y
D 六
《标准》中规定“正、反比例”是()学段的教学内容。
A 第一
B 第二 Y
C 第三
D 第一、二
《标准》中要求,在编写教材时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内容的编写应该在
A 第二学段体现逐步深入的原则。
B 第二学段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Y
C 第一学段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D 第一、二学段都体现逐步深入的原则。
《标准》中要求,在编写教材时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内容的编写应该在
A 第一、二学段都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B 第一学段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C 第二学段体现逐步深入的原则。
D 第一学段体现逐步深入的原则。 Y
《标准》中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A 第一学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Y
B 第一学段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C 第二学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 第一、二学段都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标准》中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A 第二学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B 第一学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C 第一学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Y
D 第一、二学段都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标准》中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A 第二
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B 第二学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Y
C 第一学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D 第一、二学段都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标准》中要求在()学段初步建立数感。
A 第一 Y
B 第二
C 第三
D 第一、二
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其目的是
A 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B 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Y
C 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D 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学习,其目的是
A 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B 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C 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Y
D 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学习,其目的是
A 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B 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C 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Y
D 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数学教学过程的评价,《标准》中要求
A 第二学段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Y
B 第二学段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C 第一学段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D 第一、二学段评价结果都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对于数学教学过程的评价,《标准》中要求
A 第一学段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B 第二学段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C 评价方式单一化。
D 第一、二学段都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Y
对于数学教学过程的评价,《标准》中要求
A 第一学段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B 第一学段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Y
C 第二学段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D 第一、二学段评价结果都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列考题()可适用于小学二年级。
A 257+824 Y
B 10275-382
C 234*26
D 5330÷205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列考题()可适用于小学四年级。
A 读出数60140089 Y
B 125×32×225
C 5330÷205
D 257+824
计算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学段的教学内容。
A 第一
B 第一、二
C 第三
D 第二 Y
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教学过程中
A 
应增加繁杂的运算。
B 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Y
C 应将运算与实际应用割裂开来。
D 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标准》要求()
A 第一学段的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
B 第二学段的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
C 第一、二学段的教材内容呈现方式都要丰富多彩。 Y
D 教材内容设计不应该具有的弹性。
多选题
课程目标中,对第一学段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是:
A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
B 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
C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Y
教学资料 更新
教学资料 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