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教学管理课题研究优秀电影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有效性研究 方案

优秀电影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有效性研究 方案

03-14 23:03:27  浏览次数:933次  栏目:课题研究
标签: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优秀电影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有效性研究 方案,http://www.qpx6.com
  4、《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颁布)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颁布):“五热爱”和“四有新人”的论断,为人文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涵盖了个体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准则。是我国人文教育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基于上述事实和理论依据,我们假设,优秀电影能有效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我们期望在上述诸理论指导下,电影这一人类文明成果能在促进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自身优势,有效促进人文教育,补救教育的偏失;丰富、完善人文教育的内容,有效提高人文教育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张扬人性、完善人格,帮助学生感知社会、人生、宇宙、世界及多样性文化,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基础。 
  (四)实验变量的设置及界定 
  1、 自变量。 
  “优秀电影”是本课题的自变量。是经中央电教馆精心筛选的适合小学生观看的,且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优秀影视片。 
  在实验过程 中,我们将按参与实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族规律,把500余部影视片中适合本课题的影视片,按年级分为若干单元,每单元有一个“主题”(即“八心”主题)。每单元分为“必看片”和“选看片”两部分。“必看片”在电影课中观看,观看前、观看中、观看后,教师相机进行导看、点拨、评价。一个单元看完后,课题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然后进行检测,并对测得结果进行分析,作为改进下一个单元活动的参考。“选看片”,供实验学生在家个别观看,不作严格控制。 
自变量操作模式: 

         观前   导看      

课   必看片  观中   点拨   “八心”主题活动  
题 
单        观后   评价             检测 
元                            评估 
设 
计   选看片                         

  2、因变量。 
  “小学生人文素养”是本课题的因变量。在本课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依托电影人文教育来提高的。本课题的“人文教育”是“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科学主义教育”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当在此单列,是为了突出其的应有地位,摆脱长期被冷落、被贬斥“窘境”。 
  “人文教育”的内容非常宽泛,由于小学生年龄及认识结构的限制,所以,本课题从“人与人(扩大到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部”三大领域着手,以“诚心、孝心、爱心、忠心、热心、关心、信心、恒心”――“八心”为突破口中(重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检测小学电影人文教育的有效性,检测小学生在实验中人文素养提高程度,我们将围绕“八心”设计一系列检测表,进行对比检测。(附后) 
  3、无关变量控制。 
  (1)保持实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实验教师以班主任为主,在自愿报名基础上,建立实验教师队伍,无特殊情况所带班级直到毕业,中途尽量不更换教师。避免因频繁更换教师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2)对参与实验的师、生在实验前不作均等处理,以保证实验的信度。为保证实验的效度,开题后和实验过程中将对教师进行系列培训。 
  (3)控制实验年用时间、精力,以确保实验信度。 
  A、实验班学生与非实验班学生所用霎时间相当。“必看片”列入课程表,作为校本课程安排,不占用其它课时。 
  B、允许实验教师利用电影进行学科整合,以减轻实验班学生负担。 
  (4)实验课题组对师生情感倾向予以正确引导,在实验检测过程中防止不真实的现象发生,以确保实验信度。 
  四、实验研究目标检测 
  1、检测的重点研究目标是:“八心”的形成。 
  “八心”是小学人文教育的落脚点,“八心”发展程度,是本课题实验成功与否的“晴雨表”。通过检测,探究“八心”形成(人文素养高低)与优秀电影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优秀电影在小学人文素养提高中的有效性。 
  2、检测工作设计。 
  1)加强培训,明确检测工作对于实验成功的重要性。 
  2)加强培训,掌握检测方法。做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过程性评价:课题组主持人作好实验工作周记,做好个案跟踪记录;鼓励教师在实验过程写实验随笔。 
  终结性评价(含阶段性评价):对文献、问卷、测验等资料班行严肃认真的、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3)加强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由课题组主要成员按“八心”主题设计好调查问卷、检测表,实验教师在实验领导成员的指导下组织实施,由专人负责对资料进行核对、归类、存档、管理。 
  4)请专家指导并鉴定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求“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 
  3、检测体系。 
  围绕“小学人文教育侧重点”设计“八心”主题系列的检测表(样表付后)和统计图表,做好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和“Z检”与“T检”。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阶段性成果: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遴选优秀的适合课本和不同年龄学生观看“必看片”和“选看片”。 
  3、有效开展培训活动。 
  4、经验、总结、论文和导看教案评选。 
  二〉终结性成果: 
  1、提高实验教师、学生的人文素养。 
  2、优秀论文和优秀导看教案汇编。 
  3、构建优秀电影与小学人文教育原则、方法和模式。 
  4、构建检测、评价体系。 
  5、实验报告。 
  六、课题研究步骤 
  实验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2年3月――2002年8月 
  a、组成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b、制定实验方案。 
  c、选好片。指导实验教师,设计导看教案。 
  d、实验前的问卷调查。 
  e、收集资料。 
  二〉实验阶段:2002年9月2――2004年9月 
  a、按实验方案全面开展实证性研究。 
  b、有目的地组织各种研讨、交流、培训、评估等活动,形成阶段性成果。 
  c、请专家指导实验研究活动。 
  d、组织这生观片,开展“八心”主题系列活动,并进行中测。 
  三〉验收阶段:2004年10月――2005年9月 
  a、形成最终成果,准备子课题的验收和结题,准备验收的材料,聘请专家鉴定。 
  b、整理各类实验资料,做好实验验证。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c、宣传推广电影课题的优秀成果。在本校推广研究成果,召开成果推广现场会、成果展示交流会。表彰、奖励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员。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 课题组顾问: 
  王珠珠:中央电教馆副馆长。  雷祯孝:总课题组执行组长。 
  杨德林:总课题组执行副组长。 刘 莲:省电教馆主任。 
  2、领导小组: 
  叶剑军 李曼莉 陈兵安 曹 峰 胡永红 
  3、指导小组: 
  陈兵安 曹 峰 胡永红 张素红 颜 萍 尹朝晖 
  4、实验教师: 
  李建南 周立强等65人。 
  八、课题研究经费 
  学校自筹。课题组活动经费学校实报实销。 
  参考文献: 
  1、《全面素质教育》柳 斌主编 
  2、《现代教育学》扈中平 李 方 张俊洪主编 
  3、《中国在学人文讲演录》申 腾主编 
                     湘机小学《电影课题组》 
                     执笔:陈兵安 张素红 
                          2002年6月 

附录:电影人文教育――“诚心献给他人”主题检测样表 

    班级            学生姓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优秀电影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有效性研究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