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苏教版语文长城和运河:如何提高资料搜集及交流的实效性

长城和运河:如何提高资料搜集及交流的实效性

03-15 23:53:06  浏览次数:334次  栏目:苏教版语文
标签: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 长城和运河:如何提高资料搜集及交流的实效性,http://www.qpx6.com

  
  今天教学第1课《长城和运河》。昨晚要求学生按照“预习九法”进行预习,这节课重点检查预习的完成情况。因为“预习九法”中的前七个方法是上学期已经培养的,所以完成的情况还不错,学生在学习字词、朗读课文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因此这节课教起来比较轻松,很快就完成了字词学习和课文的理解感悟,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在此之前的资料交流。
  因为长城和运河离孩子的生活比较久远,他们大多数没有亲眼见过长城和运河,只是在图画中或电视上看到,因此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课前的资料交流,使学生对文中描述的景象有了比较具体、全面、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对文中“巨龙”“穿行”“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不朽的诗篇”“绸带”“飘落”“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动人的诗篇”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从学生提供的“明长城示意图”中可以轻易地找到“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从学生搜集的运河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知道长达1794公里的运河途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当学生了解了这些,他们对这两个“奇异的景象”不再陌生,而是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赞叹之情。
  从这学期开始,我把查阅资料作为预习的内容之一,且在班上设一名小小信息员,专门负责搜集、整理同学们交来的学习资料,并对同学们搜集资料的次数、内容作记录,期末考评时把查阅资料列入考核项目。今天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特别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关于长城、运河的概述、图片、建造、意义等,也有关于我们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如秦始皇陵和兵马俑、都江堰、赵州桥等;有抄写在纸上的,有打印出来的,有直接把课外书带来的,也有从网上下载保存在磁盘的。可是课堂时间是如此有限,尽管我已经在课前阅读了每一份资料,挑出其中的精华部分来介绍,可是还是有许多资料来不及交流,看着每一位学生都那么渴望和老师同学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我只能说抱歉,然后让同学们课后去找信息员借阅这些资料,可是我心里也明白,有多少孩子会真正这样去做呢?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在课堂教学气氛中被激发起来,而一到下课,离开了那样的场景,他们的求知欲望早被玩心所替代,能惦记着去借阅资料的孩子一定不多。那么孩子们花了大量时间甚至还耗费家长的不少精力去搜集的那些没有被交流的资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也许我们可以说,重在过程,重要的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可是,如果孩子们搜集的资料老是得不到交流,他们不能从中尝到分享的快乐,天长日久,他们会不会丧失了搜集资料的热情呢?如何保持孩子们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让我们搜集的资料更有效?我迫切希望得到专家、同行们的指点和帮助。
  杨献荣老师的指导:
  我觉得你将查阅资料作为预习的内容之一是有远见的一种教学策略。因为查阅资料是一个人从事有效学习和研究活动的基本要求。查阅资料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在学习中习得。受班级授课制等因素的制约,学校的课堂不具备或着不完全具备让学生查阅资料的条件,同时学生学习语文教科书上的课文,客观上也需要一些背景方面的知识作为铺垫。这样看来,你让学生课前利用家庭和社会中的人力和设备等方面的资源,搜集和整理和课堂学习有关的资料,就显得很重要,很必要。
  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连贯性和阶段性,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自觉地以“语文课程标准”中、高学段综合性学习目标中关于“搜集、整理资料”方面的要求为行动指南。因为它比较科学而明确地规定了各个学段搜集、整理资料的目的、有效途径或方法。比如,高年级综合性学习目标讲到“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从这几条要求中我们知道了,获取资料的意义目的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而不是为了查找资料而查找资料;获取资料的途径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整理资料的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组织讨论、专题演讲”等。
  你在班上“设一名小小信息员,专门负责搜集、整理同学们交来的学习资料,并对同学们搜集资料的次数、内容作记录,期末考评时把查阅资料列入考核项目。”看出你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兢兢业业,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有记录,有考核,环环紧扣,一招不漏;已经自觉将课程改革的评价要求很好地落实到教学工作之中,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形成性。需要提醒的是,1、小小信息员要常换常新,以期培养和锻炼更多的学生。2、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最好要“下水”,你才能知晓孩子在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方面可能会遇到的难处,你的这方面的指导或提出的要求也才能有比较好的适切度,你也才能参与其中,和孩子共同发展。当然我提醒的这些,你可能已经在实践中注意了。
  现在你最感到困惑的是学生辛辛苦苦搜集来的资料没有时间及时交流,担心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丧失了搜集资料的热情”。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常识告诉我们,从事某项工作,只有觉得“苦”没有尝到“甜”,谁愿意继续干?除非被逼迫去干,即使被逼去干,也是应付着干,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这种以牺牲学生探究兴趣的“逼迫”,是极不人道,也是毫无效果可言的。“交流”是学生“尝到分享的快乐”的主渠道,因此,这个环节不能少!那如何解决没有“时间”的问题呢?建议:1、拓宽交流的渠道。课内课外双管齐下,课内,学生回答课堂提问时要适度引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适当就学生资料搜集和引用进行及时评点,让学生从教师的评点中树立信心,学到方法,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后,开展组内组外的更为广泛的资料交流、展示、评比等活动。2、增加交流的形式。可以是新闻发布式的口头宣读,可以是图片文字的张贴浏览,可以是手抄报的评比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前提条件是你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书面的单项练习尽量在课内完成,同时要改进课外作业布置,让孩子少做题目,尤其是那些机械重复的单项练习要少做。搜集资料的次数要适量,不能课课预习都让学生搜集资料,要选择有资料可搜集的课文。
  

,长城和运河:如何提高资料搜集及交流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