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苏教版语文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教学谈

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教学谈

03-15 23:50:47  浏览次数:853次  栏目:苏教版语文
标签: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 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教学谈,http://www.qpx6.com
  
  中国有两条著名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他们孕育了华夏文明,滋养着神州大地上的万千炎黄子孙,因此被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之歌》和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一部纪录片《话说长江》的关系极其密切。当年,我还正在上小学,家里刚买了一台飞燕牌子的黑白电视机,电视不大,可能最多只有12寸,当时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十分惊人的。《话说长江》就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当中横空出世了。陈铎老师的讲解至今令我难忘,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娓娓道来,依托长江把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善良的人们通过荧屏传到千家万户。可惜的是这部纪录片播出的时候只有曲调没有歌词,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电台面向全国征集歌词,最终《长江之歌》中标。想起当年创作《长江之歌》的灵感,胡宏伟说:“虽然那时候我家里只有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但是片中壮丽的风光、多彩的风情,迷人的传说、文采飞扬的解说词和潇洒自如的主持人,都变成创作的灵感奔涌在我的心里,传递并感染到我的笔下。”
  如今,20多年过去了。诵读这首诗歌,耳畔仍然会回响那激昂的旋律。赞美长江,作者并不是直接描写波澜壮阔的长江水,而是从人们对长江的真情实感入手,将长江比作母亲,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对母亲的赞美。语言精练,对仗工整,结构精巧,巧妙运用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由于是诗歌,段落之间有一空行间隔。第一段和第二段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样更便于人们的朗读和记忆。两段的开头都有“你从”“你向”的词语,标明了长江的“航向”。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从空间的角度,一个是从时间的角度。“雪山”“东海”一个在西,一个在东,指明了长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远古”和“未来”,一个说过去,一个赞未来,强调的是长江的岁月演变。这两条线,一纵一横,纵横交错,涵盖的是长江立体的全部。这是纪实性的。除此之外,全诗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款款真情和恣意的想象,从这点来说,它又是艺术的。这是一个纪实和想象的完美结合。作者面对长江,宛如面对一位慈爱的母亲。她有着“春潮”般的“丰采”,初始时水势平缓,“曲折”动人,正像春天中的少女,风华正茂,婀娜多姿;她有着“惊涛”般的“气概”,越往下游,水势越大,气势磅礴,代表着一股浩然正气;她有“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她有着“无穷”的力量,“健美的臂膀”可以“挽起高山大海”,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在她的怀抱。她的伟大力量和宽广胸怀,怎能不让我们由衷赞美,怎能不让我们眷恋满怀?
  第二段结构和第一段相似,主旨仍然是赞美长江“无穷的力量”和讴歌长江“母亲的情怀”。但是和第一段相比有不同。不同点在哪?第一段重点是歌颂母爱的无私和宽广,第二段侧重的是母爱的纯洁,比如“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更加得神圣。第一段挽起的“高山大海”是有形之物,第二段推动“新的时代”则化有形为无形,力量更加得强大。
  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主线,学习诗歌才能事半功倍。
  ,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教学谈
《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教学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