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小儿垂钓》课例评析

《小儿垂钓》课例评析

03-15 15:36:51  浏览次数:227次  栏目: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一年级语文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课堂实录, 《小儿垂钓》课例评析,http://www.qpx6.com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四、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边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
  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是什么意思?“不应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
  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的心理和活泼可爱的特点。
  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
  六、体会待的意境
  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像诗的意境。
  指名到前面讲全诗的内容,要展开想像。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
  七、指导背诵全诗
  八、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九、作业
  1.背诵《小儿垂钓》。
  2.预习《我和企鹅》一课,试读全文,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
  点评:
  1.古诗的教学,也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
  学生预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借助拼音把两首诗多读几遍,利用字典、联系诗句,理解字词,并想想每首诗说的是什么。检查预习时,要启发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预习的,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2.理解词句,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后者也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师除了注意指导学生理解诗的词句,还要引导学生感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领会感情。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不一定能想象行很好,教师可用以下方法启发诱导:
  ①可借助书上的插图或多媒体,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再想象,也可以边观察边想象。
  ②教师可根据诗意,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帮助学生把诗句会成具体的形象。
  ③教师可提示一些问题,使学生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去想象。如《小儿垂钓》,可以提出:那个钓鱼的小孩什么样?是坐在什么地方钓鱼的?怎么少的?当有人来问路时,他有什么表现?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如果把这些内容画成画,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画?
  学生的头脑中能浮现出画面,就程度不同地进入了诗句所描绘的境界,领会到诗的情感。这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3.教学古诗,要指导学生朗读,读熟,直到背诵下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对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学习开始时,要求学生能读准、读通,懂得诗的大致意思;进而把读和解问析旬结合起来,要求读懂诗句的意思;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体会诗的意境、情感;最后,要在读中感受到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小儿垂钓》课例评析
《《小儿垂钓》课例评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