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反思不可忽视的课堂细节——《比较》教学反思(王舒瑶)

不可忽视的课堂细节——《比较》教学反思(王舒瑶)

09-04 04:29:39  浏览次数:934次  栏目: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不可忽视的课堂细节——《比较》教学反思(王舒瑶),http://www.qpx6.com
  
  不可忽视的课堂细节
  ——《比较》教学反思
  ————王舒瑶————
  《比较》是西师版一上12、13页的教学内容。教材想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让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认识符号“〈、〉、=”;让生会完整的表达事物的多少及大小关系。因此,想通过以下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样的目标。
  一、假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朋友,国王爷爷今天带我们去漂亮的公园玩。(出示主题图)也想考考大家,如果都答对了就给你们介绍“3个符号朋友”。
  1、 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生说出一种事物,师就贴出相应的图片在黑板上-----相同的事物贴在一起)
  2、 仔细数数,第一种事物都可以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为什么?(生说数,师贴出相应个数的图片,并写出对应的数字)
  3、 这些事物中哪种比较多,哪种比较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索新知
  (一)比较同样多
  现在国王爷爷想知道:蜜蜂与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
  ——学生通过观察老师黑板上贴出的图片,一眼就能观察出它们是一样多。
  反思:当学生都得出这样一个答案时,我认为它们只是知道看出了结果,但不明白比较的方法。所以就“高谈阔论”地给学生讲解渗透“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当然,个别乖孩子也听懂了这节课,但作为老师我总感觉这节课还差点什么?方法是我一个人讲的,强加给学生的,他们真的理解了吗?他们会认为这种方法很有用吗?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会主动地想起并采用这种方法吗?……这一连串的问号停留在脑海中。一直思考;我怎么做就可以让生对这种方法记忆深刻?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想起这样的方法?
  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将每种事物的图片先混乱的摆放在黑板上,三种事物交替放在一起,摆成了一个圆形?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知道哪个事物比较多,哪种事物比较少呢?
  此时让生产生思维的碰撞,迫使学生思考寻求方法。如果这时生想到了‘排排对’师就给予鼓励,没有想到,师就提示学生。然后很形象地给学生介绍。先让这些事物“排排对,再让它们手牵手”-----这时师边说边做给学生看。能很清楚地让别人知道谁多谁少------只有通过“排排对、手牵手”的方法。将小学一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地“一一对应方法”形象地介绍给学生,并让生体会感悟到“一一对应”方法优点。
  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起到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假期中刚刚拜读了《名师的课堂细节》没想到在自己的课堂中也有这样起重要作用的细节。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会细细品尝每一个教学细节,让它为教学所用。
,不可忽视的课堂细节——《比较》教学反思(王舒瑶)
《不可忽视的课堂细节——《比较》教学反思(王舒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