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说课评课《认识角》说课稿

《认识角》说课稿

11-04 02:46:21  浏览次数:644次  栏目:数学说课评课
标签:小学数学说课稿格式,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认识角》说课稿,http://www.qpx6.com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教材64页——65页的内容,教材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经历做活动角、比一比活动来探索角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活动角一个、不规则纸、三角板两个、各种有角的实物
  学具准备:不规则纸、活动角一个、三角板两个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
  1.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2.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笑笑给大家带来一幅画,想不想看?
  师课件展示主题图,引起学生兴趣,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由此导入课题,师板书课题:“认识角”。
  (分析: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图,通过让学生找一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说角:角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角,比如剪刀、圆规、钟表的角……(课件演示:由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
  谁愿意说一下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角?(学生举例)
  2、画角:学生尝试在纸上画出所喜欢的角(师巡视观察)。
  3、折角:学生用一张不规则纸折出一个角,小组内展示(师巡视观察)。
  4、摸角:请大家动手摸一下折的角,你能发现什么?师随机板书。
  5、介绍记法、读法:角包括顶点、两条边以及两条边之间的区域。我们把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圆弧连接,并在旁边写上“1”的话,就表示这是角1。记作“∠1”读作“角1”(板书)
  发散:如果老师写的不是1而是2的话,怎么办?
  6、用手势说角:
  7、学习角的画法:回忆老师画角的过程,怎样画角呢?学生说画法,教师演示。
  8、重新画角:学生重新按顺序画角,(师巡视指导),生展示。
  9、完成课本64页的练一练。
  10、判断是否是角:
  展示题目,学生初步判断是否是角,和同伴说一说(小组合作)。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评价。
  (分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在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己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围的物体上找角。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表象积累,而且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实践与应用:
  1、出示活动角。师:这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请大家自己操作一下,注意看它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操作,探究。
  3、学生汇报: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边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4、小结: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5、比一比:
  (1)课本65页(1)题。
  (2)师出示两个相似三角板,学生猜测两个对应角之间的关系。学生操作对比。(师反问边长的角为什么不比边短的角大?)
  学生操作,讨论。
  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没有关系。
  6、去掉1个角,是不是还剩两个角?
  7、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小秘密,请你试着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表示角,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合作,我们比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
  学生合作在身体上找角。
  (分析: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制作活动角判断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制造认知冲突,想办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再演示教材上的比较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学习了新的比较方法。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三角形去掉一个角,是不是还剩两个角”,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设计让学生在身体上找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展示角构成的图案,鼓励学生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
  六、课外延伸:请同学们回家后再去找不同大小的角。
  (分析: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小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大舞台。)
  

,《认识角》说课稿
《《认识角》说课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