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三课时
目标:
1、初步领略中国传统画种——水墨画的美。
2、注意用墨用水多少和用笔轻重快慢产生的不同效果。
3、通过学习,能用点、线、墨块、色块合理表达画面。
难点:注意用墨用水多少和用笔轻重快慢产生的不同效果,用水墨画形式表现画面。
重点:作画过程中能合理运用点、线、墨块、色块。
准备:教师:欣赏画片、宣纸、毛笔、墨汁、水、调色盘。
学生:宣纸、垫布、毛笔、墨汁、水、调色盘。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
1、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
2、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三、小练习(水墨练习)
1、毛笔蘸满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地点一笔,快看:出现了什么变化?
2、然后第二笔、第三笔,又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3、因为用笔的方法不同,画出的痕迹也个不相同。还能画出更多的变化吗?
4、试一试看谁变的最多?
四、欣赏
1、欣赏画家及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那些手法?
2、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五、学生作业
1、练习一张水墨画,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
六、巡回指导
1、指导部分学生的执笔姿势。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画面。
3、以组的形式相互交流。
七、小结
1、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小练习(水墨练习)
1、你能画几种线条?这些线条可以用来表现什么?
2、把笔侧过来,你能画些什么?你能联想着画点什么?
3、试用干笔点于纸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些点象什么?
4、试用湿笔点于纸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些点象什么?
5、分别用大笔和小笔在纸上试一下,又能画些什么?
三、欣赏
1、欣赏画家及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那些手法?
2、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四、学生作业
1、练习一张水墨画,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
五、巡回指导
1、指导部分学生的执笔姿势。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画面。
3、以组的形式相互交流。
六、小结
1、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师生同画,相互间的用笔、用墨、水分的掌握能得以交流)
1、笔竖着能画出些什么?
2、笔侧着能画出些什么?
1、笔上得水份多些能画出什么效果?
2、笔上得水份少些能画出什么效果?
3、墨多些水少些会出现什么效果?
4、水少些墨多些会出现什么效果?
5、相应介绍水墨画的点、皴、擦等。
三、讨论
1、点点滴滴,点出了星星漫天,点出了大雪纷飞。小雨点淅淅沥沥,小花儿开满草地。
2、或者别管是什么,这满纸的点,也一样有趣。
四、学生作业
1、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一幅以“点”为题材的水墨画作品。画面有自己的想法。
1、学生作业同时,教师以一幅学生的写生作品为题材,在黑板上示范,以试在画风上
与学生作品进行交流。
五、巡回指导
1、选拔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2、点拨一部分学生作业,让其有成功信念。
六、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意图。
相关分类
小学美术教案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