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在这个教学单元中教材中设计了三个有关平面设计的内容,《字的联想》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训练课。它是版面应用设计学习的基础。它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教材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学科知识专业化。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并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设计创作“字义”与“形意”和谐统一的装饰文字。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创新的热情。教材举出“甜”、“鸟”、“笔”等一些将汉字的笔画结构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的例子。这种联想内容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②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联想的设计方法。
③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
●师生收集的各种装饰文字图片资料。
●准备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如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等。
(二)教学过程:
●欣赏:观赏师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国内外装饰美术字、报头、封面、海报等图片资料。
●讨论:探讨文字演变的过程并归纳文字联想的一般设计方法。
●操作:利用多种绘画制作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
●展评:分组讨论对比,提是改进建议。
●创作表现:选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再进行第二次文字联想设计。
●作业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欣赏的初步认识,先进行尝试性地练习(画小草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作业形式。学生讨论评价后,选用多种材料和方法,独立完成第二次文字联想设计。
●课后拓展:
按照学以致用的学习原则,在校园板报、节日贺卡、环境设计、演出道具等创意设计中,灵活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美术字装饰设计。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
●是否对文字联想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发生兴趣。
●是否在赏析和讨论过程中,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有独到的见解。
●是否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
●是否联想设计的文字具有形象、生动、有趣的装饰美感。
四、教师教学随笔:
相关分类
小学美术教案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