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幼教文章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 中班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 中班

03-22 15:21:50  浏览次数:657次  栏目: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标签: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 中班,http://www.qpx6.com
金鱼灯,摇尾巴,孔雀灯,开彩屏,
金灯银灯五彩灯,一盏一盏数不清。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欢庆锣鼓使劲敲,
敲得狮子大抖毛,敲得旱船街上漂,
爷爷乐得抬花轿,姑姑扭踩高跷,
我拍巴掌奶奶笑,放声高唱丰收谣。
 卖汤圆
卖汤圆 ,卖汤圆
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
一碗汤圆满又满
三毛钱呀买一碗
汤圆汤圆卖汤圆
晚来一步只怕要卖完
唉嗨哟........
汤圆汤圆卖汤圆
晚来一步只怕要卖完.

 糊灯笼
红红糊个红粉灯笼,芬芬糊个粉红灯笼。
红红糊完红粉灯笼糊粉红灯笼,
芬芬糊完粉红灯笼糊红粉灯笼。
  元宵节数花灯
冬冬锵,锵锵冬,正月十五闹花灯。
鸡娃灯,鸭娃灯,一蹦一蹦青蛙灯;
荷花灯,莲蓬灯,一朵一朵牡丹灯;
谷穗灯,麦穗灯,一盏一盏丰收灯;
狮子灯,绣球灯,一条一条长龙灯;
一二三四五六七……宝宝数灯数不清;
爷爷奶奶帮他数,一数数到大天明。
正月十五闹元宵
       传说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因思念父母不得相见,欲觅死。足智多谋、心地善良的汉武帝近臣东方朔对元宵十分同情。为了使元宵有机会同父母见面团圆,他传布火神将要在正月十五日烧毁京都长安。
        见全城百姓恐慌不已,东方朔便劝汉武帝,在正月十五日让宫廷里的人全部外出避火灾,再让全城百姓挂红灯放焰火,骗过天上察看火情的火神,以保证正月十五日长安太平无事。在东方朔的帮助下,宫女元宵得以出宫与父母团圆。从此,正月十五日夜各地要挂红灯,放焰火。
 相传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诙谐滑稽,足智多谋,常为汉武帝献计逗乐,得到武帝的厚爱。有一年腊月大雪纷飞,东方朔见汉武帝无聊,便去御花园给武帝折梅,见一宫女泪流满面,极其伤心,问其原由,得知宫女叫元宵,家住长安城外,家中有年迈双亲,自被选进宫来,每逢过年,思念亲人而不得见,心如刀割。如今又近十五月圆,无法与家人团圆,怎不悲伤?东方朔便宽慰了她一番,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东方朔出宫后,到元宵家作了一番安排。然

后回到长安衔,扮作巫师卖起卦来。所有占卦的人所得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于是纷纷向他询求解脱的办法。东方朔便告诉他们:"正月十三,火神君将幻化成一个穿大红袄的姑娘,骑着赤红色的毛驴到长安城来察看地形,你们可到城北大道口拦路阻道去哭求,全城或可得救。"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都深信不疑,互相转告,于正月十三日在街上等候,东方朔于时请了一位民女,扮作红衣姑娘,骑着毛驴缓缓进城而来。众老乡亲见果真有红衣姑娘来临,便拦路苦苦哀求,那红衣姑娘对众乡亲说:"我乃领了天帝之旨来焚烧长安的,今既承父老求情,此一偈帖就请你们转呈天子吧。"说罢离去。父老们拿了红帖,献给汉武帝。只见帖上偈语写道:"十五

www.qpx6.com天火,焚劫帝阙。"武帝看罢,吓得魂飞魄散,忙向东方朔求教。东方朔转动心机,便说:"请圣上传谕京城百姓,今起动手做灯。十五晚,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烟火爆竹,并让城外百姓进城观灯,天子、臣僚、贵妃、宫女,都去灯市玩赏,杂在庶民中消灾避难。"武帝听罢,传旨就按此办法去做。十五晚,整个长安城灯火照耀,烟花满天。元宵的父母也来城里观灯,看到了"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撞见了元宵,惊喜万分,一家人团聚,诉说衷肠。如此,闹了一夜灯火,京城安然无恙。汉武帝大喜,敕令今后每逢这天都挂灯放焰火。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这即是民间传说的元宵节的来历。
灯谜的故事
  提到花灯,就不能不说“灯谜”。关于灯谜,有这样一则笑话----
  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皮笑肉不笑,人人叫他“笑面虎”。笑面虎只要看见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拼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就望也不望一眼。
   那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口一前一后来了两个人,前边那人叫李才,后边那个叫王少。李才衣着整齐华丽,王少穿得破破烂烂。家丁一见李才,忙回入禀报,笑面虎慌忙迎出门来,满脸堆笑,恭敬相让。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扬长而去。笑面虎还没回过身来,王少上前喊道:“老爷,我借点粮。”
  笑面虎瞄他一眼,就骂道:“小子,你凭什么借粮?走罢!”
  在回家的路上,王少越想越气,忽然心生一计。
  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家家户户街头房前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王少也提着一盏花灯上街。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显眼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
  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提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正在观灯,一见此景,也挤到花灯前,只见灯上题着四句诗。他认不全,念不通,就吩咐身后的帐房先生念给他听,帐房先生看了看,念道: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只气得面红耳赤,怒眼圆睁,叫道:“好小子,胆敢骂老爷!”
  就命家丁要抢花灯。王少忙举起灯,笑嘻嘻回道:“老爷,怎见得是骂你呢?”
  笑面虎气呼呼说道:“你那灯上是怎写的?”
  王少朗声念了一遍。
  笑面虎恨恨说:“这还不是骂我?”
  王少笑出声来:“老爷,你真多心!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
  笑面虎一怔,只气得干瞪眼,没话可说,转过身狼狈地走了。周围的人明知王少是指着和尚骂贼秃,又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越传越远。
  第二年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
  其实灯谜是花灯的一种副产品,斗智助兴,用来增加节日气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 中班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 中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