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0.4%
注:全班总数36人
为此,我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短期的心理的测试,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观察,捕捉着孩子一瞬即逝的心理、行为现象和变化过程,了解幼儿一阶段时间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遇到这种心情是怎样调节
的,从而更好地寻找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措施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我们对幼儿进行为期两个星期的跟踪调查。在一周的调查表中从纵向上看,大部分的幼儿多少都有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误差,在图表中可以看到一星期里73%的孩子都是快乐的;愤怒、伤心的占12%;自卑、恐惧的0.9占% ;而在其他情感方面的占0.4%。从横向上看孩子调节心理的方法、方式也比较单一、粗暴。解决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以下几种:1、伤心愤怒时哭、扔东西,打骂人、躲在屋里;2、高兴时唱歌跳舞,玩,但不会与人分享3、害怕时哭。
可见,幼儿情绪情感的变化往往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幼儿经常难于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情绪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触发他们产生情绪反应的情境,也与他们的认知有关,幼儿的情绪反应经常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与成人的教育方式和潜在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作为幼儿的直接教导者——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心理健康方面我们应:
一、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及言行举止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
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 一行,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
教师的训斥、讥讽、惩罚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比如“你怎么那么笨,什么都学不好” 或者以反话去激孩子:“你这么能干,什么捣蛋事都有你的份?有本事你再试试!”。所以在工作中我都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班里,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不当的行为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并保持良好情绪、带着高昂情绪走入幼儿园,给幼儿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的渲染,同时在幼儿入园的那一刻起就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对每个孩子保持亲切、关爱的态度,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语言,对幼儿注视、微笑、及抚摸、拥抱他们,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切感,使幼儿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正如情绪心理学家孟昭兰教授所说:“情感和语言一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自然而然学会的,但它也和语言一样,需要学习和使用,掌握和修饰。”教师只有充分提供各种有利的心理空间,让幼儿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才能借助不同的方式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学会调控情绪,减少冲动、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是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前提。孩子有了开朗、活泼的性格,就会爱说、爱笑、喜欢交往,从而更好地促进良好情绪的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设心情小屋为幼儿提供倾诉的场所及机会
这一学期我班开设名为“让每一天都充满快乐”的心情
专栏、每天幼儿一入园就把代表自己今天心情的图片(高兴、生气、着急、害怕)贴到心形的版面上,让老师随时关注幼儿个体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幼儿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就能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其次利用晨谈这段时间开放“分享驿站”,让幼儿自愿播报心情,提供倾诉的机会,以此培养幼儿识别和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在区域活动中为小朋友们设置“情感沟通热线”小屋,幼儿可以在这个爱心小屋里找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倾诉自己的心情,如:有一个孩子躲进小屋向我这样描述:“今天我很生气,都有点不想上学了,因为老师错怪我了,昨天早操我做不好是因为脚痛,今天我就做得很好”我问她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她说“我那时侯想跟你说,可你瞪了我一眼,说我不认真做操还狡辩我就更害怕了,老师我不是故意不做,你能原谅我吗?”我听了马上向她道歉,并奖给她一个小礼物,孩子一下子跳出小屋,抱着我亲了我一下,马上又高兴得投入游戏中。通过这种形式的宣泄使这个孩子的消极情绪得到缓解,在这一天里她都保持着快乐的心情。
2、快乐漫画---笑的源泉,促进学习的动力
乐观的情绪是高情绪商的表现之一,让孩子情绪愉快是训练其高情绪智力的有效手段。英国的哲学家赫普斯认为“笑是胜利的表现”。的确,笑是充满优越感的表现。在比赛中获得胜利的人经常会面带微笑。有些人看到一些滑稽的字句或漫画,也会被逗得发笑。有一阶段,潘心仪小朋友经常带漫画书到幼儿园来,自由活动时孩子们经常聚集在一块看书,时不时发出朗朗的笑声,而且老师发现当个别孩子心情低落时,原本一张苦瓜脸,借着漫画,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变成一张笑脸,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受到这个启示,我们就在阅读区里投放了一些漫画书刊为孩子制造一个“笑”的氛围,利用外在的力量使自己发笑使其低落的情绪得到转变,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能。
相关分类
幼儿园心理健康 更新
幼儿园心理健康 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