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幼教文章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育探索儿童两性化人格新视点

儿童两性化人格新视点

03-14 14:33:44  浏览次数:940次  栏目:幼儿园教育探索
标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笔记, 儿童两性化人格新视点,http://www.qpx6.com

一、两性化人格的定义:

幼儿教育应当培养个性健康发展的人,而两性化人格正是个性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因此幼儿教育教学的教师应以此研究结论为依据,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控和对幼儿的教育与影响,真正培养出新一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两性化人格是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较强的肯定性男性特质和肯定性女性特质的人格类型。具有这种人格的人表现为既独立又合作,既敏感又豁达,既果断又沉稳,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这种人格类型的人心理健康,水平高,工作胜任能力强,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男女两性中的优秀心理特征,才能提高人类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二、性别因素对两性化人格的影响:

幼儿由于性别角色尚未成型,教育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非常重视幼儿的性别角色形成问题,比如幼儿教师男女比例失调导致女性教师一统天下,女性教师在幼儿园占绝对多数,不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它会导致幼儿的“女性化”。

在现实生活中养护人员以女性为主,不论是母亲、保姆、祖母还是外祖母。她们在对儿童的养护过程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孩子的性别鼓励或限制孩子的某些行为。在幼儿园,教师也常常以既微妙又显而易见的方式鼓励孩子们的性别分离,如老师喜欢把幼儿按性别排座位,按性别结成游戏小组,按性别分开来排队等等。甚至在游戏角色扮演上也有性别差异,如勇敢、冒险的角色通常给男孩子;温柔、乖戾的角色通常给女孩子,似乎男孩就不可以扮演妈妈,女孩就不可以扮演海盗。

虽然女性从事幼教工作是她们的长处,比较耐心细致,富于爱心和母性,和孩子容易亲近、沟通等。但由于性别和天性的不同,女教师和男教师在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方面毕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对幼儿心理或个性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女

教师大都会上前呵护,表现出焦虑、关心或怜惜;而男教师一般都会带着鼓励的神情和语气说:“没关系,勇敢点,自己爬起来!”比较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忍耐、坚毅的品格,而这对于男孩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男教师一般所具有的坚强、刚毅、粗犷以及富于开拓和创造的性别特征将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体育教学中。男教师选择的活动内容普遍较为刺激、惊险、富有挑战性,比如有一位男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打擂比赛”。全班幼儿被随机分成两组,站在“擂台”的两侧,两组中编排顺序相同的两个幼儿(不分男女)在“擂台”上捉对厮杀。这里的一招一式不仅需要幼儿付出全部的力气,而且需要幼儿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灵活的判断、快速的反应及战术的及时调整。由于体力、爆发力及反应速度方面的优势,男教师有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别具特色。有一次,一幼儿在跳约有1.5米高的凳子活动中,起跳时失去了平衡。男教师前跨一步,伸出左臂,便轻轻地抱住了幼儿,使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而女教师往往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似乎“监控”过严,哪里出现一点以意外,她们就会立即赶到哪里。在很大程度上,男教师的教学能培养幼儿勇敢、坚强、冒险、独立、刚毅等品格,男教师的这些特点和行为往往会使女教师们感慨不已。男教师对幼儿有如此大的益处,那么尽量要发挥他们的优势,但引进男

教师在当前仍受到方方面面的局限,那就得要求广大女教师吸取男教师的优点,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尽可能突破自身性别的局限,照样可以取得和男教师同样的效果。

三、进行两性化教育的措施:

幼儿教育要求我们塑造一个完整人格的儿童,最主要的方法是对幼儿进行两性化人格教育,那如何进行呢?

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限制幼儿参与性别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内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增进两性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减少性别偏见,使两性的气质与性格取得互补,充实各自的心理内容。在游戏中,教师不应在规定的某种活动中只准男孩参与或只准女孩参与,而应组织一些具有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友爱,通过相互合作去完成的活动,促进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2、对不同性别的幼儿采取相同的奖惩措施和一致的评价标准。按以往的经验,教师对男孩的过失通常会采取严厉的批评,而对女孩则明显宽容一些。这种差别无意中强化了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给予孩子奖励或批评时,不要因为是男孩或女孩就给予不同的对待。

3、允许儿童自由表现与传统性别角色相异的角色行为。比如男孩表现出爱哭、女孩却骁勇好斗,这些都是儿童的正常表现。成人的否定、惩罚,教师的批评,会导致幼儿产生自卑的人格特征,会强化幼儿关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因此教师应该

给予肯定,只有在幼儿出现的行为中给予指导,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

4、家园合作,共同培养,为幼儿形成健康的“两性化”人格奠定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两性化人格形成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家长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多的接触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和注意到各类问题或障碍产生的早期原因。例如:我班有个既聪明可爱又活泼好动的男孩,可他很浮躁,做事不认真。我针对这个幼儿的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在幼儿园让文静、认真、踏实的孩子给他树立榜样,一有进步及时鼓励;在家庭中,家长培养他做事有头有尾、坚持到底的好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共同努力,这个小男孩有了很大的进步,能有始有终地做完自己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成功的幼儿教育应当培养具有两性化人格这种理想人格的人,它可以纠正一些不准确的观点,使人们产生科学正确的认识,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培养、塑造幼儿健全人格的理论依据。


,儿童两性化人格新视点
《儿童两性化人格新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