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科学课堂实录《种子的构造》课堂实录

《种子的构造》课堂实录

03-16 18:12:35  浏览次数:787次  栏目:小学科学课堂实录
标签: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种子的构造》课堂实录,http://www.qpx6.com
  猜一猜,胚的哪一部分将来长成根?哪一部分将来长成茎和叶呢?
  生:(在座位上用手指黑板),这一部分长成茎和叶。(师让生上台指)
  师:同学们可以用箭头把猜想的结果标出来。(出示投影片示范),大家猜一猜,再像老师这样标出来。
  (生用箭头标,有些学生不知怎么标,师指导。)
  [自评]让学生画在黑板上就可以了,又画在投影片上,只是为方便“用箭头标出胚的哪部分长成什么的预测”的讲解、示范。
  师:大家标的还是一种猜测,猜得对不对呢?怎么知道?
  生:做实验。
  师:对,做实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你认为这个实验应怎么做?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设想。)
  生:找一粒种子放在土壤里,等它发芽了,再扒开来看看,是哪部分长成了根和叶。
  师:说得很好,你可以这样试试。
  师: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究竟是胚的哪一部分长成了根,哪一部分长成了叶和茎,我们也可以做个连续性实验,可以不用土壤,只放少些水。(师开始同步示范)找个平底的小容器,如饭盒盖(师出示一个培养皿),再放几层纸巾,洒些水,让纸巾完全湿润,再放一粒饱满的绿豆,就可以了,然后放在通风的窗台上。第二天再放一粒,连续放七天。听清楚了吗?
  师:你认为做这个实验要注意的是什么?
  生:要每天放一粒绿豆,不要忘了。
  师:对,做实验要像科学家那样有耐心。
  生:每天都要洒水。
  师:每天都要观察,要保持湿润,但水不能太多,不能淹了绿豆。
  生:观察的结果要记录下来。
  师:(出示投影,有观察记录表格)对,我们要养成做观察记录的好习惯,每天最好在固定的时间放绿豆,同时观察前一天放的绿豆,把观察到的情形记在当天的表格上,也可以画下来。
  师:还有吗?(无人举手)好,同学们回去都做一下这个实验,明天全都带到实验室里来,我们要比一比哪位同学做得最认真,发现得最多,记录得最仔细。
  三、让学生回顾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科学家把种子里面的东西叫做胚。
  生:知道了怎么做实验来弄清楚胚里是哪一部分长成根,哪一部分长成叶。
  生:知道了做实验要细心。
  生:知道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把看到的东西画好。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课前同学们还提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研究。
  总评:教师从建构主义思想出发,充分运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理,合理地设置情境,适时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由大胆猜测,当探究成为学生内在需要时,教师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做到动手又动脑,方法由学生自己想,材料由学生自己选,结论由学生表达,整个环节层层递进,学生高度投入。本节课作为全区的一节教学研讨课在一个乡镇小学上,上课教师能从现有实际条件出发,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实现了角色转变,目标是多元的,总体效果是成功的。
  

上一页  [1] [2] 

,《种子的构造》课堂实录
《《种子的构造》课堂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