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反思多层面赏析句子,学会批注——《我家的园子》教学反思(蔡缙)

多层面赏析句子,学会批注——《我家的园子》教学反思(蔡缙)

03-16 00:46:10  浏览次数:369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标签: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多层面赏析句子,学会批注——《我家的园子》教学反思(蔡缙),http://www.qpx6.com

  
  一、立足文本,确立语言训练点。
  《我家的园子》是西师版教材第八册一单元的一篇批读文,这篇文章也曾出现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中,题目叫做《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萧红从小随祖父一起生活,在祖父的关爱、呵护下长大。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然而在西师版教材里,《我家的园子》选作教材时有较大的改动,只字未提到祖父。作为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阅读过《呼兰河传》,是很难体会到作者内心世界,很难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解读教材时,我首先产生了一个疑惑:是否需要对课文的背景做增补(或者说补充教材中被删减的内容)来填补孩子们情感体验的需要?但很快又被我否定了,原因是编者对《我家的园子》目标的定位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生机勃勃,借助批读语,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一目标跟《祖父的园子》的目标定位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另外,根据课程标准对中段和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我感觉拔高了对四年级孩子的阅读要求。因此,我决定在本课的教学中,弱化处理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语言训练。只是简单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呼兰河传》,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借助批读语,感受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训练学生多层面赏析句子,学会批注。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思考。
  二、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赏析句子。即句子“写的是什么?(文字表层意思)——怎样写的?(作者的用词,修辞手法等)——表现的是什么?(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意图或情感”
  案例重现:第二段教学片段
  师:勾画出你认为描写的十分精彩,自己非常喜欢的句子。
  生读:“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师:这句话中提到了三种动物,作者重点在描写哪一种?
  生:蜜蜂
  师:为什么你会认为是蜜蜂?
  生:因为蜻蜓和蚂蚱只是简单的写了颜色,对蜜蜂的描写更为具体
  生:描写蜜蜂的文字更多…….
  师:对,判断作者描写的重点,根据文字叙述的多少来判断是一种非常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师:嗡嗡地描写的是——生:蜜蜂的声音。
  胖圆圆描写的是——生:蜜蜂的样子。
  还有哪些词描写了蜜蜂的样子?
  生:满身绒毛小毛球似的
  师:把什么比作了小毛球?你觉得表现出了什么?读读旁边的批注
  生:表现出了蜜蜂十分可爱…………
  师:作者非常喜欢这可爱的小蜜蜂,你喜欢吗?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出蜜蜂的可爱。
  看似简单的引导,实则是让学生细致深入地读书,读懂句子表面的意思,读出句子背后隐含的情感,体验赏析句子的过程。
  三、填空式补白,方法的习得点
  经过以上对句子的引导品悟过程,及时呈现填空式补白训练,及时总结多层面赏析句子的方法。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把(蜜蜂)比作了(小毛球),写了(蜜蜂嗡嗡的声音和胖圆圆的样子),表现出(小蜜蜂的可爱及作者对园子里昆虫的喜爱之情)。
  这样的补白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从句子的表达方法,句子的表层意思,句子背后蕴含的情感等三个层面来体会句子表情达意的效果,而这三个层面单靠老师讲解是枯燥难懂的,用填空式补白的方式降低了难度,易于学生接受。
  四、学以致用,自主赏析批读,体现能力的增长点。
  完成填空补白练习的指导后,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批读后文的精彩句段,从实践效果来看,有了前面的方法引路,学生的批读质量明显提高。以前不知如何写感受和体会的学生也能下笔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从学生的认知经验来看,经历了过程,才能提炼出方法。放弃过程,只讲方法,学生缺乏体验,空洞的说教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注重过程,不总结方法,学生则不知道该怎样付诸于实践,不能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多层面赏析句子,学会批注——《我家的园子》教学反思(蔡缙)
《多层面赏析句子,学会批注——《我家的园子》教学反思(蔡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