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辅导六年级语文辅导六年级语文试题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卷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卷

11-15 21:37:15  浏览次数:535次  栏目:六年级语文试题
标签:六年级语文试题大全,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卷,http://www.qpx6.com
一、看拼音,写汉字。(1‘×10=10’)

  Lì 严 奖 索 来 字

  Bì 绝 玉 作 塞 金 辉煌

  二、填成语,并在括号中写出源于历史的成语中人物。(8‘)

  铁____成针 东施效____ 守株____兔 螳臂____车

  掩耳____铃 ____ 上谈兵 刻舟求____ ____ 竽充数

  源于历史成语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

  1、_______________,一人独钓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一首描写冬天垂钓的诗吗?《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3、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你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1’)

  4、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____________________;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____________________;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水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泉水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5、这段时间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邓小平,__________的高尔基, 的恩科西;游览了________的鼎湖山,_________黄果树瀑布,__________ 的莫高窟。(6’)

  四、阅读。(35‘)

  (一)黄果树瀑布(节选)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泸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状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座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飘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请圈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从这一段话中找出两个多音字吗?(3‘)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在打比方的句子下面画“--”,并将它改成带问号的句子,且不改变句意。(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瀑布的古诗,你会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二)春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还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有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雨是常见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簿烟。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仿照例句,各写两个。(2’)

  家家户户________ ________ 老老小小________ ________

  2、用“--”划出一个把事物当人来写的句子,并仿写一句。(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对出上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之计在于春。(1’)

  4、用“~~~~”划出一个排比句,再接着原文续写上一句。(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四个方面。(2’)

  6、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意思。(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我们体会到作者怀着_____________的心情。(2’)



www.qpx6.comwww.qpx6.com

  欢迎来到小教资源网,本站提供小学各科教学资源。主要资源有课件、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教学视频、小学生作文、教学计划、总结以及奥数知识等。本站所有资源无需注册,免费下载使用。请记住本站域名:www.qpx6.com。

    一、看拼音写字词。

  háng zhōu piāo yì gōng què hǔ pò

  

  dǐ yù xiōng táng rùn zé hóu long

  

  lán 波 斑 贪 湛

  jùn 险 马 工 俏

  二、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划出。

  湖畔(pàn bàn) 参差 (chāi cī) 狂风怒号(hào háo)

  撩起(liāo liáo) 伴奏 (zòu zhòu) 一唱一和 (hè hé)

  三、巧对对子(4分)

  桃红对 杨柳风对

  旭日对 近在咫尺对

  四、成语练习。

  1、 积累:温文雅 如生 雷万钧 芳草如

  2、 注意划横线的成语结构,再分别仿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春天到了,望着满眼勃勃生机的春色,你想到哪些“春”字打头的成语,

  如:春光明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再写出带有“风”“雨”这两个字的成语,如:狂风暴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用“”划去用的不恰当的成语。

  ① 爷爷的棋艺(变幻莫测、炉火纯青),造诣极深,还出过书呢。

  ② 1949年,人民解放军以(势如破竹,排山倒海)之势进军江南,解放江南。

  ③ 不知他的住址,想找他,简直如同(旋乾转坤、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五、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里打√或×。

  1、“汹涌澎湃”四个字按音序排列是“湃澎涌汹”。

  2、“雷霆万钧”的“钧”是古代的长度单位。

  3、“扬汤止沸”和“赴汤蹈火”中的“汤”都指的是“开水”。

  4、“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中的“红五星”和“迷彩服”都是指人民解放军。

  5、辩论就是双方各自阐明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对方见解中的欠缺,以便得出正确的认识。


1 2 3 下一页

www.qpx6.com

  欢迎来到小教资源网,本站提供小学各科教学资源。主要资源有课件、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教学视频、小学生作文、教学计划、总结以及奥数知识等。本站所有资源无需注册,免费下载使用。请记住本站域名:www.qpx6.com。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

  xuàn rǎn dù jì páo xiào è hào wǔ rǔ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

  1、骆驼咀嚼(juè jiáo)的样子令我惊呆了,我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嚼(juè jiáo )着。

  2、敝(chǎng bì)人不胜惶恐,这不太宽敞(bì chǎng)的房间怎能让你在这暂时隐蔽(bì chǎng)呢?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并按要求写词语 (4分)

  A.垂头丧气 娓娓动听 目瞪口呆 巧舌如黄

  B.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 天衣无缝 脸声屏气

  C.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 肝胆相照 愚公移山

  按要求写成语:AABB ABCC ABAC

  带“马”字成语:

  四、用“坚”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填入适当的括号里(4分)

  “5.12” 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更。即使时间过去了100个小时,救援人员依然在的石板下搜寻,瓦砾堆下的生还者还在

[1] [2] [3]  下一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