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幼教文章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03-11 15:32:02  浏览次数:960次  栏目: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标签:幼儿园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http://www.qpx6.com
    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节。
    师:老鼠照了镜子,剪了头发,还打扫了房间(贴上清洁工具的图片)。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
    幼:它会口渴,要吃一个水果。
    师:(出示记录板,画一个水果的符号)要是你给老鼠吃水果,它会怎么样?
    幼:它吃了水果,觉得无聊,想看电视。
    师:(画一个电视机的符号)它看了一会儿电视,然后干什么呢?
    幼:它累了,想睡觉了。
    (教师画一个表示睡觉的符号。)
    ……
    师:(画一个表示糖果的符号)要是你给它吃一块糖,它会怎样?
    幼:它太饿了,又想吃饼干了。
    师(惊讶地):啊?又吃饼干了,然后它会要什么呢?(引导幼儿看粘贴了图片的面板。)
    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赏完整情节。
    (1)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故事。
    (出示课件〈五〉,引导幼儿观察。随着情节的推进,教师把相应的图片贴在圆形面板上。)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小老鼠画了一幅画,画上是他的爸爸妈妈。(教师贴画。)
    幼:小老鼠想喝牛奶。(教师贴牛奶的图片。)
    幼:我补充,小老鼠站在冰箱前面看自己的画!
    师:看得真仔细!请你把冰箱的图片找出来好吗?(幼儿找出并贴上冰箱的图片。)
    (2)小老鼠看到冰箱,觉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会想要一块饼干来一起吃(出示饼干的图片)。
    幼:又要吃饼干了!
    幼:故事又要重新开始了。
    师:(边复述这一段故事情节,边依序调整面板上的物品图片)咦?正好是一个圈,好像又回到前面的故事里去了!
    (3)故事又开始了,这一次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来做一回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好吗?
    (三)、分组操作
    1.我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故事箱”,还有一些图片,你们同组的人讨论一下,老鼠会用到哪些东西,开始用过的东西会不会再用到,然后把选出来的图片贴到“故事箱”上,就可以一边转一边讲故事了。
    2

www.qpx6.com.小组交流。
    延伸活动:
    把材料投入区角,延续活动。
    三、反思与调整
    1.用实物形象地体现作品特点
    故事从一块饼干开始,最终又回到了饼干,仿佛一个大大的圈。如何体现作品的这一特点呢?
    在A组教学时,我把故事分成三个段落,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逐段理解故事。活动结束后,我发现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作品内容失去了联系。虽然我试图整理出作品的线索,但终因头绪过多而失去重点。比如既要幼儿在开始几分钟内迅速理解故事开头部分的特点,又要他们展开想象。故事欣赏到了一半,教师就要求幼儿创编、讲述。此时幼儿对故事内容还一知半解,怎么能有效地创编故事呢?一个轻松幽默的故事活动竟成了一次冗长、单调的学习,幼儿疲于应付。故事是讲完了,但幼儿获得了什么?我又获得了什么?这两个问题不断在我脑海中出现。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一定要尽量保持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教师应该通过一些策略让孩子自己发现故事中的序,感受故事循环往复的特点,体验作品的幽默风格。
    因此在B组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特点上。我一开始便出示面板,随着情节的推进,慢慢呈现饼干、牛奶、餐巾、镜子、剪刀等,用箭头逐一连接,最后当箭头又指向饼干时,整个面板就像一个钟面,表现出循环往复的特点。故事在面板上留下了“轨迹”,更向幼儿暗示了作品的特点。
    其实,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正在于它的连贯性,一连串的事件,一连串的元素。
    2.基于经验的故事创编一只没完没了提要求的老鼠带来一连串的趣事。那么,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事,还可能发生些什么事呢?在活动中,我预设了小组合作创编故事的环节。
    在A组教学中,我把创编故事放在故事欣赏至一半的时候,结果这个环节成了一次单纯的故事创编,和作品本身没有多少联系,加上幼儿对摆弄物品、创编故事的兴趣很浓,影响了后面环节的进行,偏离了让幼儿理解、体验作品特点的目标。于是,我在B组教学中作了调整,同样使用“故事箱”教具,但把创编故事这一环节放在最后。我们先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阅读了整个故事,然后怀着快乐、跃跃欲试的心情尽情想象,创编故事。
    3.用前后联系的问题加以引导
    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幼儿想象老鼠打扫了房间,累得出汗了以后还会干什么。在A组教学时,A组幼儿想象出的内容很多,我一一记录。反思时,我发现幼儿所想象的内容都是孤立的,彼此没有联系,原因在于我的提问总是“它还会怎么样”,没有给幼儿的回答提供一个相互联系的线索。其实我只要在提问时把前一个幼儿的回答作为前提,就能使幼儿的回答形成联系。
    因此,在B组教学时,我便尝试运用了这种方法。比如幼儿说要给老鼠吃水果,我就顺着问:“要是你给老鼠吃水果,它会怎么样?”这样幼儿在想象时就会顺着“水果”往下想,一个接着一个,再次凸现作品循环往复的特征。而最有趣的是在幼儿讲述时,恰巧有一个幼儿提到“它饿了,会吃饼干”。于是,我顺其自然将故事绕回到作品的开头,提前让幼儿感受了这个意外的结果。孩子们也被这个有趣的想法逗乐了,这时我才把作品的结尾部分呈现出来,很简洁地让幼儿边看边讲,出乎意料的结果带来一片欢声笑语。


上一页  [1] [2]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上一篇:小白兔顶呱呱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