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意图:一次自主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不愿意和涛涛小朋友玩,问他们为什么,大家说涛涛不乖,我们不和他做朋友。的确,涛涛游戏时总爱捣乱,吃饭时还把自己不想吃的菜夹到别人碗里。可是涛涛也有优点啊,他跳绳跳得很棒,还认识好多字,会自己看书讲故事。孩子们都不愿意和涛涛做朋友,涛涛不开心了,情绪也很消极,这可不好,怎样来改变孩子们对涛涛的看法呢?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让孩子们发现自己身上的进步和优点,同时也看到别人的进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自我”。对孩子们来说,发现自己身上的进步和优点,会让他们感到欣喜,会让他们增强自信心。让孩子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教师发现和欣赏每一个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们发现和欣赏同伴的进步,让每一个孩子在集体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活动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和同伴的进步,学习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在讨论和协商的过程中学习记录的方法。
3、通过统计看到别人的进步,学习欣赏同伴的进步。
活动准备:
1、水彩笔,小花朵人手一份。
2、每个幼儿一张统计图表。
3、大统计图表一份。
4、用数码相机摄下幼儿某些有进步的镜头。(1、某
幼儿在学跳绳,但还不会跳的镜头——学会了跳绳,跳起来的镜头。2、某幼儿床上被子很零乱的镜头——认真叠被子——把床整理得整整齐齐的镜头。3、某幼儿上课不专心——上课积极举手发言)
活动流程:
导入(看同伴有进步的三组照片)→寻找自己身上的进步→讨论、协商记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进步→统计全体幼儿的进步
活动过程:
一、导入(看三组照片)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组照片,看,这是谁呀?
(用数码相机连接电视机演示幼儿的照片)
幼:“这是XXX!”
师:“他在干什么呀?”
幼1:“他在跳绳。”
幼2:“他在学跳绳。”
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他在学跳绳的呀?”
幼:“他的脚踩在绳子上,没跳起来。”
师:“的确,这时候的xxx小朋友,还没有学会跳绳呢,我们再接下来看下面的照片,他怎么样了呢?”
www.qpx6.com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演示跳起来的照片:
幼1:“他会跳绳了!”
幼2:“他跳起来了,绳子也甩起来了!”
师:“他的进步真快,没过几天就学会了跳绳。”
接着连续
演示三张照片,分别是:被子很零乱,一小朋友在叠被子,被子变得很整齐。
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三张照片中,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说明xx小朋友什么地方有进步了?”
幼儿观察后回答。
幼1:“我发现xx的被子本来没有叠整齐,现在变得很整齐了。”
幼2:“我觉得xx小朋友叠被子有进步了。”
幼3:“在这这三张照片中,xx小朋友叠被子有了进步。”
再演示第三组照片。
师:“这组照片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幼1:“xx上课本来要和别的小朋友讲话,后来上课很认真,小眼睛看着老师,还举手发言呢。”
幼2:“我觉得xx上课有进步了,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了。”
(评析:教师利用数码相机,把幼儿的点滴进步记录了下来,在活动的导入部分让孩子们边看边讲述同伴的进步,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因为他们讲述的是生活中的事,是自己身边的发生过的事。)
二、幼儿讲述自己的进步。
师:“刚才我们看的三组照片,是老师利用数码照相机,用摄影的方法把我们小朋友的进步记录了下来。那么,你觉得你有进步吗?在哪些地方有进步了呢?
1、幼儿和同伴相互讲述自己的进步。
教师在幼儿讲述的时候,倾听
幼儿的讲述,并用微笑、点头、摸摸幼儿的头、亲亲幼儿的脸等体态动作表示自己对他进步的赞许。
2、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进步。
幼1:我中班的时候不会自己穿衣服也不会系鞋带,现在我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还能帮别的小朋友系鞋带呢!
幼2:我吃饭比以前有进步了,不掉饭粒了,而且每天都能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幼3:我爸爸夸我现在比以前有礼貌了,懂得尊敬老人了,因为现在我吃好吃的东西不一个人抢着吃了,我把好东西分给爷爷奶奶吃了。
师:哇,我们小朋友有这么多的进步啊!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啊!
相关分类
幼儿园大班整合教案 更新
幼儿园大班整合教案 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