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辅导六年级语文辅导六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资料——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明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资料——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明

11-15 21:39:55  浏览次数:215次  栏目:六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六年级语文教案大全,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资料——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明,http://www.qpx6.com

  写字方面,继续强调按照规范严格练字。写字内容按汉字的常见结构形式归类集中,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去体会,揣摩汉字的结构规律。

  口语(言语)交际方面,安排了“学会祝贺”、“学会请求”和“问路”:“买文具”,“打电话做……”、“看望”。“学会待客”、“我打算这样过寒假”,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说话,有的则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本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⑴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⑵ 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 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⑴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⑵ 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⑴ 准确认读457个生字。

  ⑵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9个常用偏旁。

  ⑶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9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⑴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⑵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⑶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⑷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⑴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⑶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⑴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⑵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www.qpx6.com分页标题#e#

  ⑶ 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四、注意事项

  1、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惯对形成人的良好素质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务必使学生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写字”以及“既要把字写对,更要把字写好”的习惯。

  使用本册教材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不仅要使他们熟练地背诵指定的内容,更要使他们喜读乐背。

  2、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汉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重视熟读的训练。引导学生读书,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根本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的关系,要读得充分一些,讲得精当一些,练得实在一些,用课文的语言来规范儿童的语言,增加他们的积累,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本册课本加重了词句训练的分量。在词句训练时,也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感知,反复熏陶,逐步实现迁移。不要孤立地训练某个词语、某种句式,而要结合词语形态的变化、句式的变化来训练。

  3、要使用好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除“教学参考用书”外,还编制了以下教辅用书、教具、学具、供师生使用:

  ⑴ 教学挂图;

  ⑵ 生字卡片(包括教师用、学生用两种);

  ⑶ 习字册;

  ⑷ 语文补充阅读;

  ⑸ 音像教材(包括课文的录音磁带,投影片以及口语交际电视片)。这些教辅用书,教具、学具,可以为教师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提供方便,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恰当地予以使用。

  4、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本册教材所需教学时间可作如下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⑶  3课时

  识字 1~4课      12课时

  课文 1~12课     36课时

  识字 5~8课      12课时

  课文 13~23课    36~42课时

  综合练习 8个      24~32课时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上一页  [1] [2]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资料——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