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跑线幼教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

11-15 21:36:54  浏览次数:951次  栏目:二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二年级数学教案大全,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http://www.qpx6.com

  分”的感知,促进“平均分”表象的建立,甚至有相当多的同学已能完成单一表象向一般表象的过渡,对以后学习

  “每几个一份”的分法将起到积极的迁移作用。]

  8、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摆学具操作,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第一份的结果都是一

  样多,叫做平均分。

  三、运用方法,活化提高。

  1、打开书第32页,看一看,做一做第2题。

  师:每只小猫分到的鱼要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 条鱼呢?请同学们动一动笔,画一画,连

  一连,你是怎么分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1:老师,我用连线的方法,每只小猫连到3条鱼。

  生2:我用画圈圈的方法,把3条鱼圈起来,一共圈3个圈圈,表示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给他们鼓励一下。请再看第3题,先自己分一分,再在小组里轮流

  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分的。

  师: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 根骨头呢。(略)

  [教学策略:在完成练习后,教师对班上的小组进行奖励,并正面表扬刚才小组合作学习时

  表现好的方面,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行为最美?

  2、数学游戏——分豆子。

  每组发一包豆子。

  师:这个游戏是这样:组内的同学轮流一次豆子,抓在手中的豆子,若能平均分成2份,就

  得2分;如果能平均分成3份的,就得3分;若能平均分成4份,就得4分。比一比,哪一组得分最多。

  游戏开始(声音响起)——游戏结束。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哪一组共得几分?

  生1:我们组共得8分。我抓到9颗豆子,平均分3堆,每堆3颗豆子,得3分;雅澌抓到11颗豆子

  ,什么也不行;佳境抓到14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7颗豆子,得2分;静妮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

  ,得3分。

  生2:我们这一组得4分。阳春抓到8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2颗。我抓到13颗豆子,庄

  燕和文思分别抓到7颗和17颗豆子。

  生3:我们这一组共得11分。我和少默都抓到12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豆子;丽霜

  抓到6颗豆子,平均他成3堆,每堆2颗,得3分;东旭抓到11颗豆子,什么也不行。

  生4:我们这一组得9分。泽国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绵绵抓到12颗豆子

  ,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雅珊抓到10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5颗豆子;我抓到13颗,什么也不行。 www.qpx6.com分页标题#e#

  ……

  师:哪一组得分超过11分的呢?请举手。

  师:那么,生3这一组“合作之花“是这次分豆子游戏中最佳得分手,奖给他们‘团结合作

  ”奖章。

  [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更积极参与、直观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同伴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倾听同伴不同分法的能力。]

  四、小结引伸,扩展应用。

  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 生1:我分过筷子,一双一双

  的分,分给6个人。(全家6口人)

  生2:我分过玩具,一次姑妈从香港回来,带来9件玩具,我们兄妹3个人,每人分3件。

  生3:我分过钱,昨天妈妈拿出4元6角(2张2元、1张5角、1张1角),给我和姐姐,我到小

  店换1张5角的,找回5张1角,我和姐姐每人2元3角。

  ……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给他们鼓励一下。

  [教学策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练习:

  完成书第33页“试一试”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1、体现合作性。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让学生探究平均

  分的方法。在教学法中,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赞

  赏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不同分法;注意

  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为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

  学习气氛。

  2、体现亲历性。

  亲自经历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

  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通过摆一摆,圈一圈,找一找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体现个性。

  人们常说:“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数学的感受,

  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体会。本节课,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 www.qpx6.com分页标题#e#

  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的迸射出来。

  4、体现生活化。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生活化地学习。课堂上我把教材进行创造处理,巧妙地把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灵活、合理、科学地创设在数学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便于学生迁移,领悟到数学源于生

  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在研究发现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上一页  [1] [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